齊丹
【摘 要】新時期下,隨著我國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計算機行業更加需要創業型人才,創業能力包括市場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技術科研能力等,因此,高校一定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本文主要針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路徑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給予我國教育行業以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近些年,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鼓勵大學生在畢業后開展自主創業,在社會的關注下、政府的支持下,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新時尚。在眾多領域中,互聯網行業具有明顯的創業優勢,因此,高校一定要給予計算機專業學生以幫助,發揮專業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優勢,進而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基礎。
1計算機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主要創業能力
1.1自我管理
其主要是指個人有計劃、有意識的控制自身的行為和思想。想要確保創業成功,創業者需要可以良好的控制自己,并且整合各種創業資源,經受得住創業失敗,不斷鼓勵自己以及激勵團隊,在面對壓力和挫折的時候,可以有效開展心理調節,具有從頭來過的毅力和勇氣。
1.2團隊管理
一支優秀的團隊是保證創業成功的基礎和前提,如果學生單打獨斗,很難獲得創業成功,因此一定要借助團隊的力量。對于科技型企業而言,同樣要擁有管理人員、市場人員以及技術人員等,因此,創業者需要組建一支優勢互補、各有所長、志同道合以及分工明確的團隊,同時,創業者還要對團隊進行科學的管理,進而保證團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1.3市場把控
創業就是分析市場,抓住市場中存在的商機,進而將商機轉化為效益。市場把控能力主要包括財務管理、市場開發以及市場判斷等能力,其是創業者需要必備的能力,判斷消費者需求、行業發展以及經濟環境等要素,進而對市場進行良好的把控,才能抓住商機。同時,創業者還要具備一定的理財能力,將有限的創業資源用在關鍵環節中,發揮資金的價值,進而降低創業風險。
2提升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業能立的相關路徑
2.1將創業能力融入到人才培養中
培養創業能力是一個可持續以及全面的過程,因此,一定要融入到人才培養和專業教育中,充分結合學生的成長路線和學科背景。創業教育和專業教學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創業教育可以促進以及強化專業教學,而專業教學是提高創業能力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二者的關系,在教學中,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將團隊協作、人際交往以及自我控制等知識融入到教學中,培養創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貫穿于大學的整個階段,并且根據學生發展的不同階段開展針對性培養。創業教育要體現系統性以及層次性,在不同階段開展層次不同的創業教育,例如,大一可以開設創業基礎課、大二可以開設創業研討課等。
2.2開展創業師資團隊建設
想要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業能力,需要讓學生接觸其他學科的創業知識和實踐活動,學生不僅需要具備本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管理以及營銷等學科的知識,進而培養自身的領導能力。為了擴寬學生的創業視野,院校要充分重視創業師資團隊建設,創業教師不僅要包括計算機專業教師,同時還要吸納本校其他學科的專業教師。在課時分配以及課程選擇方面,院校要鼓勵學生實現跨學科學習,彌補自身在市場以及管理方面的不足,學生可以同時兼修財經以及經管類課程。在選擇創業教師的過程中,專職教師主要負責理論課程教學,由企業家擔任指導以及實踐教師,進而彌補企業家缺乏理論知識的以及專職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學缺陷,發揮創業教育的作用和功效。同時,院校要歡迎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來校舉辦講座,與學生分享創業失敗與成功的經驗,給予學生創業啟迪。
2.3豐富學生創業活動
首先,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應用與實踐活動中,一定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氣氛,鼓勵冒險、寬容失敗、追崇創業,提供給學生創業的土壤;其次,院校要成立專業的組織機構,并且設立創業基金,組建創業者聯盟、創業俱樂部、創業委員會等組織,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和熱情,為強化學生創業能力提供組織平臺;最后,院校要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創業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創業項目、座談會以及創業論壇等,將創業活動與專業教育充分結合,將創業意識與課程設計充分結合,將創業演練與畢業設計充分結合,將創業技能與學科競賽充分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創業能力。
2.4開展深度校企合作
高校是知識的聚集地,是開展教學以及科研的場所,企業想要謀求更好的發展,科研是前進的動力,因此,院校要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進而實現互惠互利。在創業師資團隊方面,企業要向院校提供實踐教學,在擔任相關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研發工作中。院校也要支持教師到企業中進行兼職或者掛職鍛煉,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產品研發中,并且鼓勵教師嘗試自主創業,豐富自身的創業經驗,并且將經驗分享給學生。學生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要積極參與到企業產品的銷售、生產、設計以及研發中,并且在企業的工作氛圍下,強化自身的創業能力。同時,在企業實踐中,學生可以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并且在實踐期間完成。院校還可以要求企業家以及創業者擔任學生的論文答辯教師,幫助學生優化畢業設計。在創業教學教材以及培養方法的制定中,院校也可以充分參考企業家以及創業者的意見,實現院校與企業的良性互動。
3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大學生就業形式的不斷嚴峻,創業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并且也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院校一定要充分重視對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并且多途徑進行創業培訓,讓學生掌握創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任凱,趙紅.基于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創業環境優化路徑研究——以寧波市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6,16:43-48.
[2]劉海珠,孫丹,樸鮮花,呂嚴,陳澍淵.外語專業本科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現代交際,2014,01:220.
[3]于斯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索——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實施的過程管理[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308-309.
[4]鄒麗.技能型大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5,20:190-192.
[5]吳曉雯,崔曉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274+276.
[6]劉洋,袁麗偉,楊振龍.高校涉農專業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存在問題及對策[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6,04:86-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