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發
摘 要:分析了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現狀,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筆者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圍繞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策略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為高校計算機專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一定理論支持。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策略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其使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通過反復操作來激發自身創新力與動手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要需要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與基本操作技巧傳授給學生,使他們的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得到提升。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強化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對于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影響,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鑒于此,針對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一、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現狀
1.教學方法不科學,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目前,很多高校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依然沿襲傳統的方法,在課堂中,很多教師僅僅關注理論方面的知識傳授,完全按照課本內容或者簡單的PPT來向學生進行講解,有的教師在實踐環節也僅僅將驗證性操作展示給學生,進而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難以得到提升,無法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而在現代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中,如何體現先進的信息技術十分關鍵,傳統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他們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利的影響。
2.教學內容與社會崗位需求不匹配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社會各界對高校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根據高校計算機教育現狀,不難看出很多學生在進入社會工作崗位后并不具備應有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盡管有的學生取得了計算機相關證書,然而他們卻沒有將他們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崗位實踐中,完全不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在這種供需矛盾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校深化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必須致力于應用型計算機人才的培養,使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3.教學模式缺乏層次性與多元性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很多高校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依然沿襲傳統模式,整個教學缺乏層次性與多元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地位顯得過于被動。并且在個體差異的影響下,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有的教學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沒有考慮有的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比較薄弱,也沒有關注他們對計算機基礎的學習興趣,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進而導致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應用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逐漸喪失對計算機學習的信心,無法提高自身計算機應用能力。
二、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1.加強教學方法改進與創新
眾所周知,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的綜合性與實踐性特點比較突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計算機基礎操作技能,就必須通過反復的實踐練習來達到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與創新,以此改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向學生進行提問,并將具體的教學任務分配給學生,讓他們圍繞教學任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就得到有效解決,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他們也就可以更加積極、自主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從中不斷鍛煉自身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在教學環節,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然后通過小組形式討論問題,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幫助教師了解到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漸建立起對計算機學習的自信心。此外,教師還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課堂中引入更多現實生活中素材,讓學生利用電腦來解決實際問題,從中使他們認識到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價值,進而激發對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的積極性,實現教學效果的有效改善。
2.基于崗位需求完善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除了需要幫助學生對基本的計算機知識有所掌握,同時也需要結合他們的專業需求,培養他們的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對社會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得到提升。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以專業崗位需求為指導,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完善。例如計算機系統安裝、文件管理、工作表格與PPT制作,都需要充分結合崗位需求進行合理安排。站在教師的角度,在教學中則需要致力于教學方案的優化,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作為教學重點,促使教學內容與實際更加貼近,基于此幫助學生提高對專業崗位的適應能力,讓他們在畢業之后能夠快速融入到社會當中。
3.優化教學資源
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離不開強大的教學資源支撐。因此,如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對教學優勢資源加以充分利用對于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改革而言至關重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首先需要給予計算機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例如增加機房與硬件設備經費支出,圍繞多層次的網絡教學環境進行建設,使應用與共享的數字教育資源優勢得到發揮。此外,教師資源優化對于教學改革而言也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就必須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為計算機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與平臺接受專業學習,促使他們轉變教育理念,提高對計算機專業教育的實踐能力,并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中作出更大貢獻,為推進教學改革奠定扎實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理論知識水平進一步提升,同時也要致力于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具備快速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的能力。其中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改進計算機教學效果,推動計算機教育發展是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的一個重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運奇.高校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教學改革策略芻議[J].甘肅高師學報,2012,17(2):106-108.
[2]賈鑫.《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策略[J].長治學院學報,2012,29(5):105-107.
[3]倪宏伯.高校《大學計算機基礎》上機實踐教學問題分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4,(11):167.
[4]胡平霞.基于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高職學院教學創新改革[J].中國新通信,2017,19(9):13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