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鑫
摘 要: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的目標并不明確。針對一問題,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入“目標式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這種教學方法的相關策略,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關鍵詞:目標式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現時的體育教學多數采取“一刀切”形式,沒有針對每個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進行針對性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而“目標式教學”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對體育課的上課興趣,并能夠有效檢視體育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為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目標式教學在體育課中的應用百利而無一害,應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普及這種教學方法,
一、小學體育課采用“目標式教學”具有必要性
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目標中,分為“學段目標”“年級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這幾種目標無一不對教學目標的明確性、分類性和具體性提出較高的要求。因此,目標性教學有利于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各種目標,也從側面反映了目標性教學在小學體育課中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段目標”指的是根據不同年齡的小學生的特征和各學段教學特點,并結合不同學段的體育教學內容而制定的教學目標,目的是實現小學體育教學任務;“年級目標”是指在相關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在年級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分析本學期教材,然后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特點去確認相關的教學目標;“課時目標”是指在年級教學目標和單項教材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不同內容而制定的教學目標。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目標式教學的應用
1.設計適當的教學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課程目標的設計不能只在乎體育課程知識的教授,而是應該通過具體的體育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前,教師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可行性,就必須設計出合適的教學目標,保證體育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不過,在真實的體育教學課程中,不同的學生身體素質也不同,有的學生身體強壯,有的則較虛弱,如果按照傳統的體育教學,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可能會無法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因此,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一定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而進行設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有適當的針對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保障體育教學的完整性,最終按要求高效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2.“目標式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實踐
“目標式教學”想在小學教育中實施,最重要的不是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而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想通過小學體育的目標式教學,讓學生掌握具體的運動技巧,必須從組織具體的教學實踐入手,利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不過,教學目標的明確,以及具體的實踐只是第一步,由于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愛玩的天性常常左右他們的思想,因此可以嘗試將目標式教學和游戲相結合,在教學實踐中加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這樣不僅能通過游戲的趣味性來實現目標性教學的教學目標,還能讓體育課堂更加生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障礙跑”這一體育教學為例,如果采用目標式教學方法來講解,那么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解障礙跑的概念,包括其運動順序、所需技巧、注意事項等,然后在教學中加入“雞毛信”等游戲,并把跳繩、欄架、實心球等當成障礙物,最后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障礙跑的技巧,最終實現教學目的。再舉一個例子,教師使用目標式教學方法教學生打籃球時,如果一味用教師示范和學生練習的方式,學生會覺得很沉悶且容易分心;相反,如果教師將教學方式轉變成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將運球的動作設計成50米運球比賽,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籃球運球技巧。除了利用游戲這種方法之外,還可以在教學中加入“體驗”,提高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讓體育課堂更加有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取目標式教學,不但可以解決教學中的常見問題,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及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還能大大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高效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因此,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實施目標式教學法,無論從教學過程還是教學目的,從教師角度還是學生角度,都百利無一害,非常有必要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加強目標式教學方法的使用,這對于小學生體育課程的長遠發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雄鍵.淺論“目標式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6(11):368.
[2]劉永生.游戲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11):144-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