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周
【摘 要】在整個教學科目中,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基礎學科,該科目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受到廣大學生家長與教師的重視。隨著時代發展,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就要求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用先進的問題意識培養方法。本文主要從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相關有效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措施
隨著時代發展,我國不斷加強素質教育并且提出實施新課程標準,這對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體現出更高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個科目的學習中去,教師必須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特點,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以保證適應當前的教育發展情況。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能力成為當前數學教學過程中關鍵環節,也是廣大數學教師改革教學模式的關鍵。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創造力
通過引導學生樹立問題意識,提高學生主管能動性,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根據自身掌握的知識情況對問題進行處理,這樣的過程更好的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以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同時學生在運用各種方式解決問題時,是對學生創造力、注意力等能力進行充分調動與應用,這樣逐步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造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2.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疑問解答與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同時堅持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提升整個教學質量,輕松的課堂氛圍有效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最終融洽師生之間的關系。
二、培養學生問題有意識的相關有效措施
1.鼓勵與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課堂討論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或是師生討論的方式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和訓練。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點之外,最為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引導和啟發,從而幫助學生逐步樹立問題意識。鑒于初中學生心理尚未成熟且處于發展階段,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學生想擺脫對教師依賴心理以及自我意識加強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方式。例如在講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為學生預留陳述自己觀點的時間和機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道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堂探討,然后由學生自己記性講解。這樣可以更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提問的積極性,同時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2.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排疑問能力的引導和鼓勵
對于初中學生,其心理成熟程度在不斷提升,更加重視教師的引導和鼓勵,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多加鼓勵與贊揚,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信心。大量的數據資料顯示:鼓勵式方法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鑒于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引導和鼓勵,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與解決,同時對于學生正確的解題方法要加以鼓勵與贊揚,對于學生排除數學疑問的能力要加以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呆板教條的說教,或是一味進行全盤否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成不同小組,采用互生式課堂,列出需要解答的問題,先由小組成員之間進行相互討論,然后由數學成績較差的學員先進行回答,小組內其他成員進行補充。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簡單進行指導,不能過多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樣的實踐方式可以更好提高全員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保證全體學員數學成績的提升,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3.與生活實際情況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將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情況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實例搬至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利于自身學習的數字專業知識進行問題解答與處理,這樣使得整個教學不再單一、死板枯燥,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積累的生活經驗與自身掌握的數學公式、概念等專業知識 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樹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
三、總結
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問題解決,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衛星.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9):116.
[2]祖建.探究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7):1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