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摘要】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而為了能更好的將其繼承和發展,就應融入于當前的高職院校中,特別是在禮儀教學中。對于當前的高職學生來說,大多數都存在禮儀修養缺失的問題,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傳統文化的根基。對此,高職院校中的禮儀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能夠注重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其中。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基于此,本文就對現階段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 禮儀教學 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007-01
根據實踐調查得知,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傳統文化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種問題的出現,不僅是因學生在校期間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最主要的還是因高校缺乏對這方面的重視。因而在高職院校中很少開設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針對這種情況,作為高職院校,首先就要重視對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素養,并在實踐中通過禮儀教學來向學生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得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與禮儀的關系
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其就是由民族歷史中的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和觀念形態而逐漸形成的,在現代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而對于中國禮儀,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過去的歷史演變中,雖然經歷一定的變化。但是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生活中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將傳統文化滲透在高職院校的禮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的古代禮儀在現代的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消極和積極的影響,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各界人士能夠保持正確的觀點,以便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其對現階段社會經濟在文明建設上的全面發展。
二、當前高職院校禮儀教學的現狀
(一)高職學生的傳統知識較為匱乏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其本身的文化底子就比較薄,且與本科學生相比,分數也低。這是當前高職院校學生所面臨的現狀[2]。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專業型人才,具體來說就是注重對學生的技術掌握程度,因而忽視對學生在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一些學生為了能夠在社會中更好的求職,經常忙于對各種資格證的備考,這樣長期下去,自然會忽略對傳統文化的學習。
(二)崇洋媚外現象問題越發突出
在當前的高校發展中,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在國外建立孔子學院。這種文化傳輸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國內的學校中,大多數學生學生出現崇洋媚外的現象,不少學生在對待傳統文化的看法上,認為其是過去守舊的詞語, 因而不愿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有時候還會嚴重排斥中國傳統文化。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其更愿意欣賞韓劇和美劇,認為這些劇中的文化是符合現代潮流發展,因而主動學習和模仿劇中的文化[3]。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針對外來思想文化的沖擊所帶來的影響,作為高職院校,其必須要注重在教學中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三)教師對禮儀課程的理解過于膚淺
對于高職院校所開展的禮儀課程,其主要是以日常實用的禮儀來進行教學。具體來說就是培養學生如何就坐、社交禮儀場合如何正確著裝以及如何用西餐等。對于這些教學內容,其沒有將禮儀教學內容合理的與當前中古傳統文化相結合,而在實質上還是停留在禮儀的表層。因而能夠看出,高職院校中的禮儀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充分的認識到中國傳統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以及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如何在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逐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
(一)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并將禮儀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
作為高職院校中的禮儀教師,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注重將禮儀教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學校也要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實際中能夠將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納入到禮儀教學中,并不斷的加大對傳統文化在禮儀教學課程中建設體系的建設工作。對于如何開展建設禮儀體系的建設工作,教師需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能夠根據禮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針對性的增加傳統文化知識點,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出課堂教學的作用;二是,教師需要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的需要進行傳統民族文化的禮儀知識講解;三是,學校可以適當的舉辦關于中外禮儀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專題講座或者其他相關的學術報告等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在禮儀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學習。
(二)將傳統文化的傳授潛移默化的落實在禮儀教學實踐中
在實際禮儀教學中,作為禮儀教師,其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滲透時,要能夠由淺到深的進行。同時還要在其過程結合該課程的特點來針對性的引入對學生在傳統文化的滲透,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對傳統文化的教育。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關于禮儀的相關概念時,其就可以從禮儀的主要來源和發展過程進行講解,另外,在此過程中還要適當的引入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自豪感和自尊心,還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進而使其學會懂禮和守禮。
(三)在禮儀教學中適當的加入傳統文化中的名言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中,多數學生在學習禮儀課程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在課堂上玩手機或者穿著拖鞋上課。這是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就是學生缺乏對比他人恭敬之心。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這種問題,教師就可以引入相關的名言,即《禮記·曲禮上》中的名言:“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對于這句名言,其主要就是說,不能因人的貧富和地位不等的因素而歧視別人。通過這種方式來促使學生學會用“敬”的標準衡量自身的行為是否正確。
四、結語
綜合上述,隨著我國對傳統文化發展在教育中的越發重視。作為高職院校,其在開展禮儀教學時,要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在其中的滲透。之所以這樣,主要是為了能夠進一步的豐富對學生的禮儀教育。因而學校和禮儀教師要能夠在這方面予以足夠的重視度。為了能夠更好在禮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作為禮儀教師,其就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選擇相應的傳統文化內容。對于滲透傳統文化的方式,教師則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即積極更新教育觀念,并將禮儀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的傳授潛移默化的落實在禮儀教學實踐中以及在禮儀教學中適當的加入傳統文化中的名言等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琳.論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18):59-60.
[2]龍秋羽.論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教育信息,2014(6):58-59.
[3]許燕.淺論高職院校禮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J].才智,2015,23: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