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和心靈修養,舞蹈作為一種美的藝術形式便逐漸被廣泛運用到培養學生的能力中來。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審美能力、健康的心理品質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生能力;審美能力
舞蹈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由于其特有的表現形式,運用視覺藝術的表現方法有效的提高了人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人們的審美興趣。目前在高校開設的舞蹈課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綜合素質也已成為逐漸被關注的焦點。
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
當前,社會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創新,而知識的創新來源于人才的創新,同樣,在有關舞蹈的教育教學中,為豐富人們的感受力,需要同樣具備豐富感受力的教師與人才,如此才能把舞蹈的個性特征與特色風格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好的培養了新一代孩子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從而順應社會的發展潮流。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首先,學生學習舞蹈大多是來自舞蹈教師的教學。老師的舞蹈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學生通過學習、表演、模仿去理解和體驗舞蹈的內在美,在不斷的學習中使思維得到開發,因為學生是通過學習、表演、模仿,從而去理解與體驗,感受舞蹈的內在美。在不斷地學習中思維得到開發,創新能力得到加強。所以教師應該轉變舊觀念,踐行新的舞蹈教學理念。在教學中以舞蹈的審美為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舞蹈教學,讓學生大膽嘗試消除對舞蹈的恐懼,從舞蹈中享受美和發現美,學生才能充分的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進而不斷地創新。
其次,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創新力。教師和學生出于平等的教學地位,但是大多數教師仍將課堂打造成為教師占據課堂的大部分地位,營造一種尊師重道的氛圍,陳舊的尊師重道的觀念嚴重影響了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所以教會應轉變學習思想,轉為做學生的好朋友,促使學生敢于表達內心的想法,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創新愿望。
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但多數老師卻做不到這點,對待學生不能像對待朋友、同事一樣給予尊重,頑固的尊師重道觀念嚴重影響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應該轉變思想,做學生的好朋友,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間接的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創新欲望。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高校舞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當前我國高校開展舞蹈課程的時間還不是很長,實踐經驗較為缺乏,研究成果較為薄弱,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上述問題。
第一,舞蹈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人的情感思想,不僅有利于豐富社會文化,也有利于踐行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時代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引導人們養成正確的積極的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審美過程中的主要步驟,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來進行學習與模仿,在動作學習、節目排列組合的過程中,對舞蹈姿勢的不同、音樂節奏的快慢等舞蹈藝術美進行初步了解。
第二,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在舞蹈教學方面提供良好的環境。舞蹈教室安排和教學設備的配備需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前提,考慮到學生的發展水平和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舞蹈教室的選擇也要有科學合理的依據,舞蹈教室要選擇光線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流通性好的房間,舞蹈教室的地板要選擇硬度適中的木質地板,防止學生在訓練和彈跳的過程中身體部位會受到損傷。
第三,采用靈活多樣的舞蹈教學方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催生出了許多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使得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不斷的提升,使得教育內容更具有感染力,更加生動形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此外,我們可以通過各類現代化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手段來交接不同民族的風情和習慣,通過觀賞高清的舞蹈畫面來學習舞蹈動作,在做舞蹈動作的過程中去感受發現美的樂趣。
三、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營造舒適寬松的舞蹈教學氛圍,師生之間民主平等的互動,鼓勵學生展示自身的特長,傳統的舞蹈教學模式非常枯燥單一,學生犯錯了只會一味的批評教育,這就會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新的藝術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健康成長外,還要逐步豐富完善生命的個體。高校教育的第一使命是人才培養,旨在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有目標的四有人才。每一位學生對老師而言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都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都有被外界有待挖掘、有待發現、有待培養、有待提高的才華與天賦。老師有義務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長,在發展的過程中提升自己,使每個人都能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體會到個性舒展,心情愉悅,自由張揚的美麗心境,提升審美能力,不斷創造、創新,最終完美展示出來。
四、總結
有效培養與提升大學生的舞蹈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征程。除了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外,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輔助,如教師通過理論教學來指導實踐,逐漸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其創新能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充分認識到舞蹈教育在當今迅猛發展的社會中的重要作用。簡單來講,舞蹈教學的實質就是培養優秀人才,即具有會學習、會做人、會做事、會生存的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通過舞蹈教學,使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藝術感受能力、聯想想象能力、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得以充分的發揮,逐步提升學生的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身心才會健康成長,成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才能為祖國的建設貢獻一己之力。
參考文獻:
[1]江錦華.試論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7).
[2]林英.淺談在舞蹈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2013(26).
[3]于立.淺談教學語言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4]徐艷.在高中舞蹈課教學中提升學生文藝素養[J].群文天地,2013(10).
作者簡介:劉慧,女,蘭州城市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民間舞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