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丹
摘 要:近幾年來新課程標準不斷實施,初中英語的教學也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今天就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做一下探討,看看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學應該進行哪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夠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實施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灌輸的理論知識來進行英語的學
習。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比較枯燥,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不到開發,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違背。所以,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例如“對課文進行準確翻譯,學會用英語對話來討論會不會打籃球”等等,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進行課文的預習,等預習結束之后教師再就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生一起進行探討,對學生有疑問的點進行補充。這樣的教學形式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的形式,它對于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借助先進的教學設備來進行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先進的設備來輔助教學,近幾年來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在了教學過程中。那么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應該如何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呢?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建教學的情境,例如,在進行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播放一個“外國人在中國問路”的小視頻,例如外國人問附近有沒有洗手間的視頻,通過這種有趣的視頻來創建教學的情境同時也吸引學生的興趣;其次,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升教學的效率,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把要教的內容錄制成教學的視頻或者PPT,在課堂上一邊進行視頻的播放一邊用自己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指導,等課堂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把所做的視頻
或PPT分享到網絡上,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自由下載觀看,這樣一來英語課缺席的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依據,學生有疑問的知識點也可以進行情境還原進行二次學習,這樣的教學形式對于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輔助
教學。
三、改變統一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
教師們不難發現的一個現象是:雖然運用的是同樣的教學方法、設計的是同樣的教學要求,但是始終有一部分學生很難完成教學的任務,而另一部分學生則輕輕松松就能掌握大部分的知識點。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能力上、所能接受的學習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差異。那么教師應該如何來改變這個現狀呢?分層教學是不錯的方法之一,我們拿英語寫作的教學來進行舉例,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將他們分為A層次并對他們設置相對較難的要求,要求他們不能在寫作中出現語法上的錯誤,更不能出現單詞拼寫的錯誤,同時所寫出的內容要符合實際,對于這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學習能力相對一般的學生為B層次,教師可以設置相對一般的要求,例如寫出的語句要通順、單詞的運用要準確等,同時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成立合作小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寫作的學習;英語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為C層次,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可以不做要求,重點觀察他們交上來的作品中存在的欠缺,及時對他們進行指導、補救,保證他們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這樣的教學形式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學形式,它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倡導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是新課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學形式之一。
四、重視英語知識的運用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英語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這導致了學生雖然英語成績不錯,但是口語表達能力卻很弱。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注重所教授知識的實踐,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英語實踐的重要性,利用多種形式來開展實踐教學。首先,教師可以用到學生成立英語興趣小組,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都可以在這里用英語進行交流、探究,利用這種形式來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很多英語課文都是以對話的形式出現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扮演,利用這種形式來鍛煉學生的口語、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電視進行對話,教師用多媒體播放一個外國人問問題的視頻,學生根據外國人問的問題用英語來回答,通過這種游戲化的形式來完成英語的實踐教學。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初中英語的教學發生了一系列的變
化,今天我們就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做了一下探
討,希望能夠對各位英語教師有所幫助,相信在新課改的理念下,英語的教學質量一定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江國華.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之我見[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6.
[2]李世翠.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之我見[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