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珠??
摘要:自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學積極改革過去盲目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不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情況,越來越多地注意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培訓對學生進行教學,數學教學也開始改變過去盲目地為數學考試而教學的面貌,開始逐漸面向生活。小學數學的轉變不僅大大提高了小學生學數學的積極性,而且也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的能力建設和綜合素質建設為數學教學的目標。然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相關研究仍然相對較少,這不足以讓教師從中學到有關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經驗。因此,本文研究了小學數學生活化的背景,核心思想,意義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生活化教學
一、 為什么新課改背景下要提出小學數學生活化的要求
過去,小學數學教學一直只是重視培養學生應付一場場測試的能力,所教授的數學知識高度抽象的中空化,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脫節。這種遠離生活的教學模式不僅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而且導致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低,對數學恐懼和畏難的情緒在小學生中普遍性的存在,而且學生也明顯缺乏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都與現代教育觀念相反。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小學數學已開始逐步重視教學向生活的轉化,教導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以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也就是數學應用的能力和理論創新的能力,面向生活的小學數學教學通過生活化情境有效減少學生的接受難度,刺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能力,鼓勵學生感受使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魅力,與以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相比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二、 生活化的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哪些好處
如果我們探索知識的歷史,我們將開始理解,人類的知識是從觀察和反思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開始的。最初人類對知識的強調也是由于看到了現實中知識的巨大價值。數學知識是相同的,雖然理論高于現實生活,但其根源仍然是現實,最終價值也在于運用之中。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改變是對人類基本認知規律的尊重。它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開始,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熱情和興趣,并看到數學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的強大效應,從而增加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關注度。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入門階段,抽象思維能力明顯不足,直觀接受的特點比較明顯,這種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特點也符合學生的基本認知規律。
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已轉向學生的生活,不僅體現為對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的興趣的激發,而且還體現于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學生課堂上的被動地位,使學生成為教室的主角,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精神。學生在發現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以及運用數學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獨立或合作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學生的實際自學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實際上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例如,某小學就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下自主收集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
在未來的社會中,合格的數學人才不僅具有豐富的數學儲備知識,而且具有強大的數學應用和數學創新能力,數學作為古老科學發展迄今,其自身的活力不斷增強,創新是其靈魂所在,各國也高度重視數學作為一門基本學科所具有的超強的應用價值。例如,在目前的世界數學科研界,應用成果創新每年已將近占據每年科研總量的九成。在過去的考試中,數學教學只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只起知識接受者的作用,沒有自我激活的過程。因此,創新和知識運用能力顯然不夠,顯然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需求,創新不足的關鍵在于知識教學和生活的脫節,知識運用和現實生活問題的脫離。因此,小學數學的生活化轉變是未來創新性數學人才培養的重要一步。
三、 如何使小學數學教學面向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是多樣的,所以小學數學生活化轉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堅持引入問題現場。簡單來講就是將過去小學數學課堂由知識概念引入的模式轉變為由生活化問題引入,問題的生活背景引入。例如,在小學數學“平面幾何”知識的初始介紹中,可以結合平面幾何學在現實生活中的起源背景,告訴學生平面幾何知識源自古人的土地測量,計算等問題解決。這將允許學生在數學中學習不僅“知道知識本身”,更多“知道知識為什么”。此外,小學數學“應用題”已經被“解決問題”所取代,也是數學教學生活化變革的典型代表。
此外,小學數學生活化轉變的典型特征之一是讓學生的課堂從教室上解放到課外。學習總是在生活之中,數學也是如此,現實生活一直是數學教學和學習的寶庫,所以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無數的數學創新案例已經證明,找到一個好問題的意義不低于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小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第一步。例如,一小學組織學生積極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定期在學生間進行溝通,使數學教學從課堂到課外,數學學習無處不在。
數學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從它的應用水平體現的,數學的發展到目前為止,理論系統是高度完備的,所以,相對于數學理論的創新和理論研究,現在的數學研究的結果,更側重于應用創新,可見對學生的應用能力培訓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本質是生命導向的教學,一方面從數學問題的發現的現實出發,同時教學高于生活,另一方面基于對學生使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兩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某小學積極組織學生在世界博覽會期間進入博覽會區,結合自己的數學知識,對如場地規劃,票務優惠等數學問題,獨立探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四、 總結
小學數學的生活化轉向是新課改以來數學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必須堅持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讓數學課堂洋溢著“生活”的氣息[J].課程教育研究,2012,(35).
[2]徐傳富.淺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新課程(下),2012,(08).
[3]吳玉亞.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J].小學教學參考,2012,(11).
[4]龔玉章.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初探[J].新課程(下),2012,(03).
[5]李幽然,李燕.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之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