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斌??
摘要:素質教育改革的推動下,數學教學也應進行相應的改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何能摒棄原來的舊的傳授式教學是值得探討的。在數學這門大學科中,單獨靠傳授式教學,不足以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應用,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到達素質教育的要求。初中數學是積累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打造高效的課堂教育,應通過改變教學方式、改變教學氛圍、建立學習小組相互合作交流、精簡作業、加強實踐應用入手,最終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實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高效課堂
一、 課堂教學效率的含義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客觀規律,在有效的時間內,盡可能通過好的方法,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思維理解能力,所以在教學期間的有效時間內,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十分關鍵。
二、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1. 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傳統數學教學中,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為輔,這樣的教學方式單一而且教學理念落后,所以課堂上的效率也很低下。很多同學也因此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教學的目的不是教某個知識點,而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學習這些知識,自主地探索學習。數學這門學問包含眾多,如果單一地灌輸式教學,沒辦法把所有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而且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也不同,傳統的教學不能滿足所有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要求。所以老師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注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索學習、自主學習、和他人合作學習。提前分析課堂內容和不同的情況,根據不同的學生特點,制定不同的導入方案和準確方法,激發學生探索的激情、勇于創新,這才是教學的根本目標。有了學習的興趣、知道了探索知識的方法、運用相應的知識點,便能學到數學的精華并能很好地運用在總體的學習中以及生活中。
2. 改善教學氛圍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學習氛圍,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方面?,F在的很多老師喜歡捍衛自己的權利,追尋以師為尊的傳統理念,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學生應該聽老師的,這樣的情況還很嚴重。這樣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會產生很多隔閡,那些體罰、侮辱性語言以及優等生差等生的等級分配更是不可取的。優等生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得到更多的學習機會,差等生則是老師的眼中釘,這樣在學生心里會存在恐懼心理,有的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都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應建立教師和學生的平等關系,相互尊重,相互探討學習。老師應多多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學生的優點,多以鼓勵學習為主,要多以夸贊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藹,尊重學生的選擇,給予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將師生的友愛之情帶入教學氛圍中,這樣學生會在輕松和諧的氛圍內,更好地吸收所學的知識,大大地提高上課聽講的效率,使教學效果更有效。
3. 建立學習小組
通過建立學習小組的方式,讓同學之間能夠相互溝通探討,相互合作,相互幫助,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溝通相互的學習方法。學習小組的分配應該充分分析每個學生的性格、性別、優缺點、學習能力和學習愛好,方案一:均衡分配。均衡分配是指學習能力及學習結果均衡分配。每個小組有一些學習能力較為強和一些比較不強的學生,讓學生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從而帶動稍微差的同學學習。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同學也可以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向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討教,讓小組內相互感染相互討論,也可進行組與組之間的溝通,從而進行更大范圍的影響。這樣也能促使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避免一些優等生和差等生的隔閡。方案二:分層次分配。層次分配的意思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分成高低層次不同的小組。這樣,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在一個小組,可以相互探索一些更為深奧的問題,相互激發鼓勵,更能提升他們在學習方面的能力以及挑戰力。學習能力相對弱的同學能夠扎實基礎,相互總結,不失信心,繼續挑戰。
4. 精簡作業,提高效率
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倡題海策略,認為做的習題越多,知識掌握得越扎實,教學效率越好,但是有時會達到相反的效果。很多作業習題出現同一個知識點反復的情況,這樣的題海策略不能起到相應的練習效果,只能增加學生課后的負擔。而且作業繁多會導致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精力不夠,甚至出現抄襲等更為不良后果,惡性循環。所以提高作業的質量和效果至關重要。作業主要是為了起到鞏固課堂成果,讓學生課后復習所學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在作業習題的選擇上應該多下工夫,應該精選習題,包含知識題型全面、重點突出,具有代表性即可。將課堂練習、課外作業、階段練習安排成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5. 加強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不要將數學作為純理論的教學來傳教,數學在很多方面跟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可以通過動手更好地得到直觀的結論。重視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動手實踐也更能激發學生思維和想象力,讓學生在自我動手中發現新知識、理解新知識、掌握新知識,這樣比傳統的理論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理解和應用。比如立體幾何問題、點線面的問題、距離問題等,都可以讓同學動手制作完成。例如圓錐側面是什么圖形,可以讓同學親手制作一個圓錐剪開,便得到了相應的結論。在特殊的角度下會有特殊的結論,也可以讓同學動手嘗試。自己動手得到的結論更為深刻,而且再次運用的時候也是得心應手,也可以讓同學思考,在平時生活中哪些場合會運用到圓錐側面的知識,這樣將理論和實際生活結合,擺脫數學的枯燥乏味,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愛好,就像上手工課一樣,自己動手學數學。
6. 運用多媒體教學
現如今多媒體運用到各行各業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減輕教師在上課時的板書時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識點的講解、與同學之間的溝通和動手實踐上,這樣能夠很好地提高效率。而且投影式的知識點,讓學生更為直觀地看到所學習的內容的總體,能夠很好地總結和復習,也能加大學習容量,讓學生更容易得到他們想要學習以及欠缺的知識點。
參考文獻:
[1]張發先.鄒議初中數學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09,(07).
[2]黃聚寶.英語教學設計策略[J].英語教師,200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