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佳??
摘要:閱讀能潤澤孩子們的心靈,讓他們感知世界、觸摸生活。因此,堅持每日閱讀半小時是我工作以來和學生們一直共同恪守的原則。記得我剛剛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時,讀了《兒童的閱讀與為了兒童的閱讀》這本書,我深深地體會到有規劃、有指引的深刻的閱讀會讓孩子們在閱讀的世界里行走得更愉悅更幸福,這能夠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并在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于是,我也開始有計劃地去引導學生看書并和他們一起閱讀。《親愛的漢修先生》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本必讀書目,我正任教三年級,因此我重點帶領孩子讀的也是這一本書。
關鍵詞:閱讀欲望;人物;內容情節;啟發
一、 喚起學生的閱讀欲望
為了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讀這本書,我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這本書的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是貝芙莉·克萊瑞,她是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親愛的漢修先生》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部,曾經獲得過“妞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學生聽了后必然會對此書刮目相看,從而喚起他們的閱讀欲望。
二、 初讀人物大盤點
學生利用中午和晚上時間自己先閱讀這本書,規定時間為兩個星期,當然在此期間,我自己也要認真地來閱讀者本書。初讀完畢后,我利用一節班會課來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我相信一本書讀完了,書中那一幕幕場景仍歷歷在目。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正是因為有了生動的故事,才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我與學生一起交流書中一共出現了哪些主要人物,經過學生的相互補充,我們將書上的人物羅列出來,人物一共有6個,分別是鮑雷伊、小狗“土匪”、爸爸比爾、媽媽邦尼、漢修先生、法蘭德林先生。緊接著一起回憶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是誰,并說說喜歡這個人的原因。此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記憶來描述自己喜歡的人,眾說紛紜,各抒己見。有人說喜歡鮑蕾伊,因為他很調皮淘氣但又很懂事聰明;有人說喜歡媽媽邦尼,因為她很疼愛鮑蕾伊,而且很堅強很樂觀;還有人說喜歡漢修先生,因為他是一個大作家……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相互之間取長補短,進一步了解這本書的內容了。
三、 走進主人公、回放情節
一本好書讓我們難以釋手,它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們被故事所打動,為主人公的快樂而快樂,悲傷而悲傷。因此我們必須深刻的分析文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的獨特魅力。在了解了文中主要人物之后,再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將這本書讀第二遍,著重了解主人公鮑蕾伊的人物形象。這個時候大部分學生都能對主人公鮑蕾伊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有的人說鮑蕾伊是個聰明的孩子,因為他能夠自己發明防盜報警器;有的人說鮑蕾伊是個善良的孩子,因為他一開始想抓住小偷,但后來又慶幸自己沒有抓住小偷,他不想讓小偷被老師懲罰或者挨餓,而且對小狗“土匪”非常好;有人說鮑蕾伊是個誠實的孩子,因為他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都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包括對漢修先生的態度也用不同的稱呼來表現出來……
名著讀完了,書中必然會有一些內容情節在腦海里揮之不去。因此,我帶領著學生來談談自己最難忘的情節,在談情節時,我自己先講了情節,這樣給學生起一個示范作用。我講的情節是這段——“爸爸說他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時候,常看到路上出現一只鞋子。他總是想,那只鞋是怎么跑到那里去的?另外一只到哪里去了?媽媽說‘一只鞋子聽起來有點兒傷感,好像一首西部鄉村老歌。我們一邊吃肉醬餅,一邊挖空心思唱首有關遺失鞋子的歌,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歌。都是傻里傻氣的歌,可是我們唱得很高興,媽媽爸爸很久沒有笑得那么開心了,我真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那么快樂!”我告訴學生,老師對這段話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它震撼了我的心靈,父母的離異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故事中的鮑蕾伊是多么渴望能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過著開心幸福的日子,可是他的這個心愿到最后也沒能實現,曾經的快樂卻有可能成了他一生的遺憾!在我的引導之下,學生暢所欲言,談到文中一些讓鮑蕾伊傷心的事、開心的事以及驕傲的事。比如說小狗土匪被爸爸弄丟了,還在電話里聽到了一個男孩叫爸爸帶他和他的媽媽去吃披薩,鮑蕾伊特別的難過;鮑蕾伊發明了防盜報警器,讓全校師生都震驚了,老師還表揚了他,他的作文《卡車上的一天》獲得了和作家貝喬女士共進午餐的機會,在午餐上他還收到了貝喬女士的夸獎,這些都讓鮑蕾伊非常的高興和自豪……
四、 從閱讀中獲得啟發
一個個生動難忘的故事讓我們深深地喜愛這本書,我們讀書更重要的是要從中能有所啟發,這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我帶著孩子們一起閱讀鮑蕾伊寫給漢修先生的20封信,并仔細觀察20個署名,反復讀讀書上66頁的一段話“過了一會兒,太陽從云間露出臉來。這時,那些小樹葉開始移動,緩緩地張開翅膀,變成數千只橙色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樹上顫動個不停。然后,它們開始在陽光下的樹葉間緩緩飄浮。滿天的蝴蝶真是美極了,讓我整個人覺得好舒服。我靜靜地站在那里望著它們直到霧氣漸漸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樹上變成棕色的小樹葉。這讓我想起媽媽講的一個故事:灰姑娘在舞會結束后又變回了原樣。”然后逐步引導學生發現鮑蕾伊從一開始只能寫一兩句話,甚至還有錯別字到后來句子越來越具體,能寫一段優美的段落了,對漢修先生也由開始的崇拜到后來的討厭再到感激,這主要是因為鮑蕾伊堅持了多看書、多觀察、多聽、多想和多寫的原則。在此,我及時地引導學生,要從“每天早上——每天中午——每天晚上——每次作文課上——”這幾方面來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學生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后拿起筆來,聯系文中的人物及人物形象、情節內容、從中獲得啟發,寫寫閱讀感受。
這種閱讀方法,不僅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書中的內容,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它更開啟了師生彼此的心門,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當學生看到老師手里和他手里讀著一樣的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讀起來更有勁。同時,它也讓我和孩子們感動著、幸福著、快樂著,使我和學生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我希望我們熱愛閱讀的熱情越來越高漲,真正讓閱讀走向深刻,點亮我們美麗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美)貝芙莉·克萊瑞.親愛的漢修先生[M].新蕾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