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丙香??
摘要: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極為重要,它對普及信息技術常識,提升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有著深遠的影響。就目前我國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來說,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區域之間、校際之間在教學質量上呈現出一定的差距。新形勢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結合學情、教情和教學內容,自覺地更新教學思維,創新教學策略,想方設法地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一定的教學經驗,通過大量的資料整理和案例分析,探究了提升小學生計算機能力的方法,希望能促進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有效性;教學方法
一、 前言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了多少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住多少知識,而是在學生掌握住知識的同時,獲得了全方位的發展,提升了他們的綜合能力。要想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思維,革新教學模式,充分地尊重學生,整合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機能力。
二、 打造寬松的信息技術課堂,強化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要想實現有效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就必須搞清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依據,什么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學是由“教”和“學”共同組成的,那么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教”,也離不開學生的“學”,其中學生的“學”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此,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生課程的學習興趣受到師生關系的影響,受到課堂學習氛圍的影響,為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打造寬松的信息技術課堂,強化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這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新形勢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素養,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尊重學生,給予學生一定的課堂話語權,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給學生創造寬容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吸收和運用所學知識,這樣才能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地位很是尷尬,學生完全被壓制,在課堂上好像教師主宰一切,學生只能被動地服從,其實這樣會產生很多的負面情緒,學生的所想所感所知得不到有效地表達,讓學生學習的興趣得不到提升。新形勢下,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讓渡學生一定的表達權力,形成有效的師生溝通渠道,教學相長才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計算機能力。
三、 關注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開展廣泛的體驗式授課
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生活環境和遺傳因素的不同,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同齡人在接受信息技術知識的時候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學習成果,這樣的情況極為普遍。為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和變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新形勢下,小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為此關注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培養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極為重要。目前,很多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采取的仍然是單一的講授模式,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學習情緒低落,學習興趣淡薄,這也導致這些年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沒有多大的起色。面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思維,優化教學設計,轉變教學模式,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策略。體驗式授課直接讓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習得知識,不但可以傳播知識,還能領略到知識的價值,實現知識的有效理解。那么體驗式授課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緊扣教材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參與其中。
四、 從學情出發,優化教學設計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基本上沒有什么生活觀察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對于一些較為抽象或者充滿理論性的內容是很難理解的。學生不能理解知識還談什么教學質量,鑒于這樣的問題,信息技術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在備課的同時關注學情,在設計課件和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考慮學生。
五、 創新教學和學習理念,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
新形勢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作為學生而言,要學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無論是組內交流探究還是組與組之間的交流與探討,都要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意見,只有在思想的碰撞中才會產生火花,經過激烈的探究才會有所收獲。對于存在爭議的問題,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小組之間,小組內可以通過各自的想法去證明各自的理論,需要試驗操作的可以提供相關的支持,需要數據驗證的都可以讓其自由展示,讓學生獲得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探究和善于探究,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學實踐證明,如果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和機械式地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學生只能考出一個好成績,但是他們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新形勢下,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翻轉課堂、微課課堂等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注重學生生活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師立敏.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索與研究[J].學周刊,2012,(12).
[2]顏永平.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新課程學習,2010,(10).
[3]宋春艷.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的研究[J].都市家教,2016,(01).
[4]趙秀.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研究[J].教育界,2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