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文??
摘要:針對中職英語課程培養目標和中職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了三種教學手段,從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課外實踐三方面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新的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中職英語;教學模式
據調查,中職英語的教與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首先,學生的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學好英語,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其次,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的技能型人才,使學生誤認為沒有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再次,教師的教學過程仍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解決這種現狀,需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進行調整,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為了讓學生掌握課程的核心內容,在教學過程創建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基于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手段。
一、 闡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在英語課堂的第一節,必須向學生闡明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雖然學生以學技能、學專業為主,但是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技能,在新型的社會工作環境中不可缺少。例如,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世界上最廣泛的使用語言,廠礦、企業與國外交流日益緊密,大方面體現在人才的相互培養和技術交流,小方面體現在原材料和產品的輸入輸出及進口設備如何使用等,為了畢業后能夠勝任這些工作崗位,英語水平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生畢業后,在不同行業擔任技能性和技術性人才,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單位的需求,必須注重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體現在職稱的評定和晉級,這需要參加由國家人事部組織實施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英語等級考試,對申報不同級別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的英語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越來越多,中職畢業生畢業后大多都進入與之相關的工廠和貿易單位。總之,讓學生知道“中職英語無用論”是錯誤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無論以后走向什么單位,都能用到英語技能。只有讓學生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今后就業、工作崗位上具有的優勢,讓學生潛意識產生要強烈學好英語的意愿和動力,明確學習目的。
二、 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
多媒體技術授課已成為大學和中等職業課堂教學的主流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很多優點。
(1) 在中職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如在每個章節內容的導入階段(Warming up),老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聲音、動畫及視頻將章節的主題內容直接引入,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發揮其積極性并自發地投入英語學習中。
(2) 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進而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例如,在教材中出現的新詞匯、新語法、新句型(Reading and Vocabulary),學習這些新信息讓學生感到很枯燥。在備課階段,運用多媒體技術精心設計課件,將新詞匯、新語法、新句型以具體化、形象化的短句、圖片、動畫剪輯展現在PPT中,縮短學生與認知材料之間的距離,便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上述準備的內容以板書的形式體現在黑板上,將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圖片和動畫甚至無法直接以板書形式出現。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加大課堂時間利用效率。
(3) 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可以進行環境設定和情景設計(Extended Activities),改善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活動主要是分組活動或師生互動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活動與學生今后的實際工作場景相關,設置相關的對話情境,讓學生模擬角色人物進行口語表述,提高英語表達能力。由此環節改變普遍的“啞巴英語”教學現狀。例如,在Our Factory and Our Business單元,讓學生分別以工廠、超市、銀行具體單位為工作場所,描述自己的職位。
多媒體課堂教學必須以豐富的影像資料、圖片信息、教學資源為基礎。要求老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教學素材,平時收集和查找大量的圖片資料,精心設計制作各種形式的幻燈片。在制作PPT過程中,使用不同格式和效果生動的體現教學內容。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后,記憶成功率比普通教學法提高38%,而教學時間卻省了 31%。
三、 實踐教學模式
目前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采用英語教材為通用版本,不同專業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是有區別的,不能夠體現專業的特點,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這些教材教學,就無法實現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的。針對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這種現狀,提出以不同專業開展語言教學改革,除了通用英語教學模塊的課堂教學以外,增加以不同專業為基礎的實踐教學環節,以職業為導向,使英語學習體現很強的專業特點和職業動向,使學生在校英語學習和就業崗位不脫節。教師應不斷調整教學內容順應社會的變化,強化中職英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性,老師和學生或者學生之間設計互動情景,以“角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工作情景,例如,超市場所收銀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銀行營業廳柜臺職員與顧客之間,建筑工地施工員和監理員之間等。
課堂之外組織多樣性英語學習形式,如開展欣賞英文電影、朗讀、講故事、演短劇比賽、詞匯競賽、唱英文歌比賽、交流學習英語經驗、組織英語角等形式。通過實踐交流活動,活化教材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專業化水平,提高語言交流能力。
四、 結語
教學改革就是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為目標,其中教學方式和手段是教學改革的關鍵。雖然目前中等職業英語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只要我們的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策略,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一定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淵博.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的介入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8):0040-0040.
[2]李杰.淺談培養有英語素養的中職建筑人才[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3):1891-1891.
[3]劉俊清.新視野下的中職英語多媒體教學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5,(11):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