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莎
【摘 要】本文提出加強現代學徒制的應用,分析現代學徒制視角下職業能力課程建設的問題,為人才培養提供可靠依據,保證人才培養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工學情境教學 職業能力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0C-0042-02
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才素養,使人才的實用性得到增強,是職業教育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職業教育的目的在于為企業輸送更多的實用型人才,能夠對企業的生產技術進行熟練掌握,有效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較大的競爭優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從企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層次出發,圍繞這兩個方面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我國職業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對現代學徒制進行把握,對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課程建設問題進行有效思考,對于提升教學效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一)現代學徒制的發展歷程
學徒制起步較早,是一種比較古老的職業教育形態。現代學徒制模式則起源于德國,是一種“雙元制”教學模式。現代學徒制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德國制造人才的素質水平,使“德國制造”享譽世界。現代學徒制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革命的開始,職業人才培養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并且將其納入到了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當中,使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初具雛形,在解決人才培養問題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現代學徒制得到了迅猛發展,職業教育模式開始席卷資本主義世界,這使現代學徒制的相關理論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其實用性也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二)現代學徒制的內涵表現
現代學徒制的根本內涵在于“師傅帶徒弟”“學中做,做中學”的特點,注重對理論知識進行消化,以提升實踐動手能力作為根本的發展目標。現代學徒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校企合作”,即院校與企業之間展開了密切的聯系,企業在職業教育中開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參與到人才培養當中。現代學徒制的應用,使人才的培養由學校部分轉入到企業,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薪酬補助,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對企業的生產情況進行更好的了解。現代學徒制考慮到了企業的用工標準和企業的生產實際,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術培養,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現代學徒制與職業教育的內在聯系分析
(一)關注生產朝著關注教育方向轉變
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中應用,實現了生產朝著教育方面的轉化,即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又考慮到學生的理論掌握情況。現代學徒制強調“教育”,考慮到了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通過與企業的有效結合,使人才培養更加正規化。在這一過程中,“人”在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體現,成為技術教育的主體,企業與院校分別承擔各自的責任,并且二者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使教學效果得到了巨大幅度的提升。
(二)培訓的非正規性朝著正規性轉變
傳統教育模式下,培訓的非正規性導致人才培養效果不佳,人才素質難以滿足實際發展需要,影響到了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應用,注重職業技能培訓與資格認證的緊密結合,并且考慮到了學生的資格認證問題。通過對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應用,使工學情境教學得到了規范化的發展,使學生的專業水平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三)一次性培訓朝著終身培訓轉變
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建設考慮到了企業的用人需求,以滿足企業發展為主。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學生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其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建設的范圍得到了拓展,企業與院校的緊密合作,為人才培養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頂崗實習,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巨大幅度的提升。另外,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建設更關注階梯式教學,受到晉升因素影響,使學生終身培訓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四)非結構化特征朝著結構化特征轉變
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原有的非結構化教學組織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技能學習的系統化水平得到了巨大幅度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接受教育時,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的聯系得到了較大幅度的增強,其技能和理論呈現出結構性的特點。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課程建設將完全按照企業的需要展開,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出發點,從而使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以滿足實際教育需要。
三、現代學徒制下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課程建設
(一)工學情境教學應用策略分析
1.圍繞教、學、做展開職業能力建設
工學情景教學的實現應從圍繞教、學、做三方面入手,只有做好這三點才能保證職業能力建設順利完成。為實現這一目標,校方與企業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真正將教、學、做聯系在一起,首先從學校角度來說,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踐平臺,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其次,從企業角度講應將學生看做企業員工,讓到企業實習的學生擁有學生與員工兩種身份,并將其看做企業固定員工進行培養,為其分配好工作,為工學合作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2.加強體驗性、開放性、實踐性教學應用
在現代學徒體制下,要促進工學情景教學與職業能力課程建設,就需要相關教育人員在為學生創設學習環境的過程中注重體驗性、開放性以及實踐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工作中,只有這樣才能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能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所以,在實際教育中,教師應為學生準備具有實踐性的工作,給予學生一定的自我展示空間,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做好工作,教師只要在適當時機給予指導即可,這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舉措。
3.加強網絡資源應用,強化互動性教育endprint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網絡資源被應用到各處,現代學徒制中要促進工學情景教學,強化職業能力課程建設也要注意網絡技術的應用。現代學徒制是在傳統學徒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與傳統學徒制有著明顯不同,它需要得到現代網絡技術的支持。隨著網絡資源在現代學徒制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網絡傳給教師,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這對學生學習有很多好處。
(二)職業能力課程建設策略分析
1.把握職業能力拓展課程資源建設
在職業能力課程建設中,拓展課程資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上,需要學習多種知識,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操作技能,還需要有良好的從業能力,能夠很好地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這就需要通過拓展課程資源來實現。為做好職業能力拓展課程資源建設,需要教師聯系實際情況進行深度研究,為學生設置有利于提升其職業能力的課程,如從業知識培訓,思想道德教育等。同時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現代學徒制目標也將得以實現。
2.做好職業能力拓展課程管理
要做好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做好職業能力課程建設,還要加大對職業能力拓展課程管理的重視,做好課程資源整合,將對學生未來發展有意義的課程整合在一起,使其成為復合型人才。如某學校以培養礦山地質專業學生為主,那么在課程管理中應將增強學生的地質勘探能力作為重點,然后融入其他專業的相關知識與技能,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與礦山地質相關的知識,還能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逐步增強他們的綜合能力,使其成為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
3.提升職業能力拓展課程教學管理工作
職業能力拓展課程的教學管理也是做好職業能力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加強與現實情況的聯系,構建行知合二為一的管理機制,也就是將教學空間作為起點,逐步做好校內延伸與校外延伸,改變當前單一的教育主體,將企業技術人員作為職業教育重要力量,并按照企業規章制度管理學生,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人才質量,還能讓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與管理情況,為學生日后進入企業工作奠定基礎。為保證這一目標順利實現,政府應主動承擔起引導責任,聯系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建議,并構建完善的培養標準,學校與企業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該標準培養人才,這也是提升評價結果客觀公正的有效措施,更有利于職業能力拓展課程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工學情境教學與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必須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問題進行考慮,圍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工學情境教學在課程設計過程中,注重從企業和院校兩個層次進行考慮,對原有的課程進行了改進,使課程教育的實踐性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針對這一情況,在開展工學情境教學過程中,要切實地把握職業能力建設的需要,注重圍繞職業能力建設的特征,科學、合理地進行課程設計,以滿足人才培養要求,提升人才的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秀蘭,郗寶華,馬德元.高職教育工學結合課程開發與實踐探討[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
[2]李建英,張海燕.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精品課程教材建設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6)
[3]李念良.應用技術大學職業能力拓展課程建設與教學管理研究[J].知識經濟,2016(6)
[4]劉天君.高職精品課程的內涵與建設思路[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作者簡介】羅 莎(1982— ),女,廣西北海人,北海職業學院講師,工程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
(責編 丁 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