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探討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開展群文閱讀的想法,并結合自己教學實踐,重點談了群文閱讀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方法策略;語文素養
一、開展群文閱讀存在的問題
很多學生或家長困惑: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筆者也常反思:如何切實培養學生語文的素養?怎樣的教學才算抓住了語文學科的本質?閱讀算是一條途徑。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如何開展閱讀教學卻成為擺在中學語文教師面前的又一難題。據本人從教經驗可得知,閱讀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閱讀時間的問題
高考升學壓力大,其他學科占用了學生大量課外時間,學生沒時間閱讀。
(二)閱讀內容的問題
語文教學提倡,凡是有利于開拓視野、涵養性情、提升能力的書籍都值得閱讀,但是筆者從教多年發現,無目的無指導的閱讀方式,見效慢。閱讀的漫無目的,導致的結果是學生閱讀嘗輒止收獲甚微。
(三)教學習慣的問題
許多教師認為“教材=課程”,于是習慣于“教教材”,花費很多課堂時間去分析課本。單篇的文章,孤立的知識點、能力點,消耗了大量學生讀與思時間。單薄的閱讀內容,單篇閱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思維封閉、視野狹窄。
如何解決此問題?時下很多研究閱讀教學的老師提倡“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定位于通過學生與教師同讀共構,以發展閱讀能力為任務,并為逐步實現課程化閱讀而進行的一種教學實踐。”基于這樣一種教學理念,結合具體學情,筆者在教學中也進行了以專題為核心的群文閱讀實踐。
二、開展群文閱讀的具體策略
(一)時間與時機
筆者大膽削減課堂死摳教材的時間,每周還原一到兩堂課甚至更多時間專時給學生開展群文閱讀。讀什么,則主要根據教材的內容來設定。在教材的基礎上設定群文閱讀的主題,更能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二)指導閱讀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有效開展群文閱讀,筆者專門開設了讀書筆記方法指導課。指導學生用摘錄、提綱、批注、寫心得等幾種方法做讀書筆記。同時,筆者認為只有伴隨著思考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課堂上會指導學生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視角去閱讀,以提升閱讀品質。相關群文閱讀之后,會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
(三)立足教材,適度延伸;設定專題,涵養人文
在閱讀專題的選定上,立足于教材,又打破現有教材的編排體系。分別以兩條線索進行,一條線索是以作家作品為線索,一條是以思想內容為線索。在講蘇東坡《赤壁賦》的時候,筆者向學生推薦了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余秋雨的散文《東坡突圍》并拓展了東坡被貶黃州時期的大量詩文,引領學生走進蘇東坡的思想世界,學生在大量資料的助推下真正地理解到了東坡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契訶夫《裝在套子里的人》,教材只是節選,不足以讓學生真正地讀懂契訶夫熔鑄在小說中的豐厚的思想,筆者將小說全文印發給學生,并拓展了契訶夫的其他經典短篇小說以及一些評論文章,通過群文閱讀引導學生更全面地解讀契訶夫。以作家作品為線索,群文閱讀涉及了史鐵生、沈從文、杜甫、蘇東坡、納蘭性德等大家作品;以思想內容為線索,群文閱讀設置了“親情”、“幸福”、“真正的英雄”、“社會公德意識”、儒、道思想等主題。筆者還將社會熱點問題與群文閱讀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現象,認識世界的多元化。
(四)課堂交流閱讀成果,寫作反饋閱讀效果
群文閱讀課既然是課程化閱讀,便應有其課程形態。交流與分享課,便是形態之一,也是語文活動的一種重要方式。交流與分享,既給了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也給一些不大愛閱讀與思考的孩子以榜樣的力量。開展了有關“熱愛生命”的詩歌群文閱讀后,在交流課上,師生再一起品讀相關詩歌,對于郭沫若的《天狗》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內涵豐富的詩歌,師生之間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的專題則通過寫作來反饋效果,《鴻門宴》相關的群文閱讀拓展至《高祖本紀》、《項羽本紀》王立群《大風歌》等,筆者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深入思考“性格與命運”等問題,學生通過歷史人物跌宕的人生與楚漢相爭的波瀾壯闊的事件,得到了很多啟發,寫出了很多感悟深刻的文章。
三、開展群文閱讀的效果
群文閱讀拓展了學生視野的寬度和思想的維度。如果說以前的閱讀只是一些零散的點,群文閱讀則將它們串成了一條的線,編織成了一張網。筆者發現,以群文閱讀為主線的語文閱讀課,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自主求知的濃厚興趣。通過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知識,充分挖掘文學作品文化內涵,營造了充滿人文精神的閱讀氛圍,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在群文閱讀中,學生閱讀的內容更豐富,閱讀的目標更明確,這種閱讀方式有助于學生培養審美意識,自覺拒絕庸俗,追求高尚與高遠,這為他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合更多經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對學生一生成長與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羅良建.《群文閱讀,從“在閱讀”到“會閱讀”》.《教育科學論壇》,2015年第5期。
作者簡介:劉艷(1976-),女,漢族,學歷:本科,重慶合川人,重慶市清華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閱讀教學、古詩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