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
摘要:如何科學的開展小學科學教學探究活動是當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主要對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給當前的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課程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探索和發現,小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到探索實踐中可以有效激發對科學的好奇心,從而學會與自然和諧的相處,這些都對小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探究活動是科學課程教學的重要途徑,為了可以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興趣,教師就必須給學生們留出充足的時間與機會進行探索實踐,進而養成善于探索和發現的好習慣。
一、 做好備課,以保障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
就探究活動而言,由于其具備一定的開放性,在整個的實驗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問題與危險。因此,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活動之前,教師就必須對學生所要進行的實驗進行反復的實踐,通過反復的實踐來把握好實驗的時間,并將試驗中所出現的問題及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與解決,從而確保學生可以安全順利地完成探究活動。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對于科學教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在科學六年級下冊“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的一節教學中,根據課本的圖示進行課前實驗準備工作,通過反復的將裝在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倒在蠟燭火焰上面,但是都造成實驗的失敗,蠟燭并沒有被熄滅,這讓筆者非常的困惑。之后又經過多次的實驗與探究發現了原因所在,由于將集氣瓶二氧化碳倒出時瓶口放置的位置的不正確,而導致二氧化碳不能準確的倒在火焰上面,從而導致實驗的失敗。找出了實驗的失敗原因之后,筆者就及時地糾正了錯誤,將瓶口放置在正確的位置上,并將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倒在火焰上,火焰熄滅,實驗成功。由此說明,在課前,科學教師必須先將實驗進行實踐,才能保證課堂中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 巧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巧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疑問是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關鍵與動力,它是學習的開始,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要盡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出現疑問。”因此,在科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基本狀況以及教學的目標,創設科學、合理的問題情境,以此來充分地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望。筆者在科學五年級下冊“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的一節教學時,就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問題情境,將學生們的探究欲望充分地調動了起來。筆者將課前準備的馬鈴薯分別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燒杯中,其中,兩個燒杯中的液體分別是水和濃鹽水,但是兩者在表面上看不出區別所在,兩個燒杯中的馬鈴薯一個沉入了底部,一個卻漂浮了起來,針對漂浮起來的馬鈴薯這一神奇的現象,完全打亂了學生們的思維,激起了學生們極大的學習興趣,都想探究出馬鈴薯漂浮起來的真正原因以及杯中的液體到底是什么?學生懷著極大的求知欲望進行學習,從而保障了教學的質量。
三、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習慣
從本質上來講,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是科學教育的最終目標。為了保障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科學教師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從而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探究式學習是一個反復學與做的學習過程。所以,在課堂開展活動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的運用多種實驗器材,并引導學生在試驗中善于發現問題,并找出問題的答案的能力。同時,我們的生活中也處處存在著科學問題,我們可以充分地將科學課堂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激發出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通過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從而更好地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促使了學生動手動腦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 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了探究活動地順利開展
從課程資源來講,它的內容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它的有效開發對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對小學科學課程的實施也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課程資源是由校內校外兩大類構成的。社會和自然環境形成了校外資源。校園環境、實驗室與實驗設備以及信息資源等形成了校內的資源。教師對豐富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地激發出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究自然的強烈興趣。筆者在科學教堂中講述五年級上冊“巖石會改變模樣嗎”一節課程時,通過讓學生觀看《臨澤丹霞地質公園》專題片,來促進學生對大自然的神奇奧秘的探索興趣,學生們在假期都懷著極大的興趣游覽了這個神奇的公園,從中感受到了科學所帶給他們的無限魅力。
五、 開展課外探究,拓展探究范圍和渠道
科學課程具有開放性的特征,同時對于科學課程來講,其內容必須要滿足社會與學生的需求。因此,僅靠科學課堂不能滿足科學探究活動地充分進行,教師只有通過開展課外探究,不斷地開拓新的探究渠道與范圍,充分地為學生構建寬闊的探究的平臺,促使學生可以更多地去親身經歷與體驗探究活動,從中積累更多的探究經驗,來對自身的科學素養進行不斷的提高。例如筆者在講六年級上冊“用紙造一座‘橋”一節的教學中,利用課堂僅有的時間大多數學生是很難完成設計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完成自己的設計目標,筆者特意為學生們展開了一場課外“科技模型制作大賽”活動,在大賽開始之前,學生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促使了比賽的順利進行。比賽中,各組學生充分地運用各種材料經過精心的設計造就出不同風格的“橋”的作品。這些精美的作品讓評委教師感到非常的震驚,對于教師的充分肯定更加促使了學生們對科學探究熱情的提升。因此,通過將探究活動拓展到課堂之外來進行,通過大自然與外界的影響,更能夠促使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興趣提升,教師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科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六、 結語
小學科學課程的實質為發現和探究,在培養小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科學進行探究活動設計,不斷地開發課程資源和課外資源,科學的設計教學過程,以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曹龍根.小學科學拓展性探究活動的實踐及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06):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