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模式,應當深刻認識這一模式的重要性,在評估分組、設置提綱、組織交流以及檢測反饋等方面下功夫,促進教學成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模式研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小組合作模式是各地各學校運用較為廣泛、成效較為顯著的一種教改模式。這一模式有效體現了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攻堅克難成效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等方面的綜合效應,本文主要針對這一模式進行簡要分析。
一、 小組合作模式提出的背景
小組合作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學生單打獨斗式語文學習效率低下而進行的一次改革與創新,這一模式的提出主要基于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為了解決學生注意力分散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容易走神,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稍不留意思緒就飛出窗外,而依靠教師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逐一進行觀察和提醒,顯然力不從心。引入小組模式,將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管理活動落實到扁平化的小組中,這樣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會受到小組其他同學的監督,一般很難再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二是為了集聚學生智慧突破重難點。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去思考研究,自己獲得問題的答案。每一位學生因為自己思維能力、生活閱歷的不同,在思考問題答案的時候很難達到盡善盡美效果。因此,教師應當將學生的集體智慧發揮出來,運用小組合作模式均衡分布不同類型學生,為了一個題目可以進行相互討論研究,所歸納總結出來的答案更加精準全面深刻,使集體的智慧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是為了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意識。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應當養成相互協作的意識,利用小組模式可以較好地實現這一方面要求。例如一個學生學習中有了困難,在小組中可以得到來自其他同學的幫助。無論是基礎知識掌握方面,還是學習技能技巧方面,大家都來幫助他們,受幫助的學生語文學習進步將會非常明顯,將小組合作模式與學困生轉化有效結合起來,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為了打造學生扁平化學習載體。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僅僅依靠教師一個人的力量,管理和教育應接不暇,而設置了六到八人學習小組,教師所管理的對象由幾十個縮減到幾個,更多的教學環節流程依靠小組為單位自主進行,這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和教師的互動頻度加大,教師管理的難度也顯著降低。
二、 小組合作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要點
小組合作模式經過實踐驗證是一種有效的教改模式,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需要教師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
1. 準確評估學習狀態便于科學分層。分層是小組合作模式的一個重要前提,因為涉及到小組成員的均衡分布,每一個小組里面既要有優秀生,又要有中等生和學困生。因此,語文教師要結合小學生語文學習整體狀態,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分層,這樣能夠保證優秀生、中等生和學困生等不同群體均衡地分布到每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否則就容易出現優秀生集聚或者學困生扎堆的現象,這樣打破了小組之間的平衡,很難發揮小組的促進作用。
2. 科學確定小組數量便于有效管理。在小組數量的確定方面,筆者認為應當堅持六到八人一個小組的規模。因為小組數量過多很難達到有效管理的目標,而小組數量過少則又失去了民主學術氛圍,難以讓學生充分調動積極性。筆者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發現小組控制在六到八人,小組數量也控制在六到八個這樣的規模比較恰當,確定了人員適中、數量適中的合作小組,教師主要把精力轉移到對學生的有效指導上來。
3. 提出課內思考提綱便于引領學習。在小組合作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要將教學目標明確地揭示出來,讓學生知道這一節課我要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效果,在此基礎上出示一組思考提綱,引領學生整節課的學習活動。思考提綱的設置要體現全面性和重點突出原則,全面性是指要將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全部融入進去,重點突出是指通過啟發思考題來引導學生針對其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思考分析。思考題數量要控制適中,前后之間密切聯系,循序漸進,有效深入,使學生在分組討論思考題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的訓練,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保證與課堂教學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讓學生將精力聚焦于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從而保證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4. 鼓勵組內組間交流便于匯聚智慧。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模式,除了指導學生對照思考題進行獨立思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師的巡視點撥下,形成自己和小組的學習成果,其中交流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交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每一個成員在牽頭學生的帶領下,表達自己對思考題的認識,提出自己的觀點,總結出自己的答案。小組每一位成員都在總結自己的答案,最后還要針對不完善、不正確之處進行調整和補充,形成本小組基本完善的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組織全班各小組之間的交流活動。小組間的交流要體現暢所欲言,一個小組進行匯報交流,其他小組也可以進行補充完善,要通過學生深度交流的方式,進一步匯聚學生在思考過程的智慧,為語文學習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教師也可以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啟發點撥,確保交流活動取得實效。
5. 開展課堂學習檢測便于及時反饋。在小組合作交流模式的運用中,當堂反饋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情況下,筆者都會在事先印制一些作業紙,與小組合作思考提綱相對應,檢測一下學生在本節課學習的實際成效如何,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要求。教師借助于當堂檢測獲得最為真實的學生學習達成度信息,學生也可以從中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效,再次調整下一步學的思路和方向。在當堂檢測環節,如果因為時間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也可以通過口頭提問的方式,簡要回顧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
三、 幾點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推行小組合作模式,關鍵在于抓住要點準確運用。首先要解決好分組的科學性問題,均衡地分布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其次,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做到收放結合。既要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又不能放任不管。另外,要將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模式滲透到學生語文學習的每一個方面,平時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相互幫助、相互探討,實現學習成果運用的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