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永慶
摘 要:生命教育是提高生命質量的教育活動,是一種抽象的教育,同時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因為生命教育的特殊性導致各個階段的學生對于其的理解和思考不是很深入,然而對生命的思考是自身素養(yǎng)提升的主要途徑。為了強化學生們對生命的認識進而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可以合理滲透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們完成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結合開展體驗活動的教學方式,從主題班會、課外活動以及家校結合等三個方面談一談對高中學生生命教育的滲透式教學。
關鍵詞:高中教育;體驗活動;生命教育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關注學生們的成長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高中的學生們學業(yè)繁重,每天面對繁重的學業(yè),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變化。為了引導學生們積極健康地應對高中生活,合理調控自己的學習和心理狀態(tài),高中班主任可以引領學生們開展體驗活動,幫助學生們在活動中激活主觀感受,從而深入的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
一、 主題班會,懂得直面挫折
成長的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能夠擁有一顆強大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是作為一名高中生的必備素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們直面挫折的能力尤為重要。高中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的方式,引導學生們能夠從主題班會中體驗和感受不同的實例,從而引導學生們在對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學會直面挫折并戰(zhàn)勝挫折。
比如,我在組織學生們開展“直面挫折,勇往直前”的主題班會的時候,我設置了一些高中生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并在班會中引導學生們針對這些問題暢所欲言,促使學生們在分析問題和交流經(jīng)驗的過程中懂得直面挫折。首先,在班會開始的時候我為學生們設置了一個問題: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在一次考試中自己的成績一落千丈會怎么辦?這個問題是許多高中生經(jīng)常面對的一個非常客觀的問題。許多同學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陷入了沉思,顯然這個問題在許多同學看來比較難回答,隨后許多同學認真地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其中有的同學表示:如果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我會在下一次考試之前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到原來的位置。也有的同學表示:我可能會借助一些渠道去發(fā)泄情緒。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其中不乏積極向上的觀點,同時也有比較悲觀的想法。隨后,結合學生們的回答,我引領學生們學習到:人生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所有的挫折在整個人生面前都是一件小事,遇到任何事情要用一顆豁達的心來面對,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進而讓生命更有質量。
由此可見,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的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們認識到生活學習中的各種挫折,促使學生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戰(zhàn)勝它,還能幫助學生們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念,促使學生們能夠勇敢的生活。
二、 課外活動,體會責任擔當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社會的建設依靠的是每個人的力量,無論是什么身份我們都承擔著一份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在開展高中生的生命教育的時候,班主任要注重學生們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們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又有擔當?shù)娜恕?/p>
比如,我在引領學生們開展課外活動體會責任擔當?shù)臅r候,我引領學生們真正的走進社會,并在此過程中更好地體會自己的社會責任。我將學生們分成6人小組,要求學生們走進真實的社會,用心地去了解我們生活的大環(huán)境。學生們經(jīng)過一番觀察之后收獲頗豐。有的同學表示:每天上學的路非常干凈。也有的同學表示:街道兩旁的商鋪店員在閑暇之余會熱鬧地聊天。結合學生們收集到的內容,我要求學生們考慮自己能為這個社會做什么?學生們表示: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不亂扔垃圾,但我自己能做到不亂扔垃圾。也有的同學表示:我能熱情友好地對待陌生人,等等。結合學生們的回答我趁機為學生們引入了社會責任的概念:所謂社會責任并不是必須要做出怎樣的大事,一些微不足道的、對社會和諧有幫助的事情都屬于我們的責任。經(jīng)過這次課外活動,學生們紛紛重視起了自己的各種行為。
由此可見,采用開展課外活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們能夠更直觀的接觸和感受真實的社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認識真正的社會,同時還能有效地強化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們能夠更積極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三、 家校結合,號召感恩行動
現(xiàn)在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和親人的呵護下長大,對于父母的愛很多學生都當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長此以往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就變成了紙上談兵。所以激活學生們的感恩情懷非常重要。因此,號召感恩行動是生命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而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是引發(fā)學生們感恩行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比如,我在引導學生們開展感恩活動的時候就采用了家校合作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在體驗活動中學會感恩。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體會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我與學生家長設計了一個方案,通過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來號召學生們的感恩行動。首先,我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并與之協(xié)商了活動主題,最終達成共識:讓學生們?yōu)榧彝ブ凶鲆患麄冋J為微不足道的事情,通過這件事讓學生們認識到父母對孩子平淡而又濃厚的愛和付出。有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們做飯;有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們打掃衛(wèi)生;也有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們洗衣服。學生們完成各項任務之后,我組織學生和家長開展了一次班會,讓學生們自由發(fā)言自己幫父母做家務的感受。大部分的學生們都表示:特別累,而且效率還不高。結合學生們的回饋,我引導同學們感受了父母的辛苦。這次班會結束后許多家長反映:現(xiàn)在孩子們都會主動的分擔家務。
由此可見,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連接家庭與學校的教育觀念,促使家庭觀念與學校教育能夠保持高度一致,從而更好的強化教育的效果。同時還能使得學生們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親情,并以此激活學生們的感恩行動。
總而言之,采用開展體驗活動的方式為學生們開展生命教育,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感觸到生命的意義,同時還能有效的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們的素養(yǎng),幫助學生們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