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新興
摘 要:德智體美勞一直是我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工作。但是德育工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問題,譬如封閉性、落后性、強制性。為了今后更好地開展初中的德育工作,我選擇德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初中德育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解決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問題的主要對策這三個方面展開研究。
關鍵詞:初中教育;德育工作;問題;對策
一、 前言
在初中教育工作中,我們不僅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尤其是在我國教育改革以來,我國教育一直把品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但是在逐步的摸索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教育工作中主要存在學校德育處于邊緣地位、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不協調等問題、德育工作脫離實際情況等問題,我對這三個問題展開了研究,希望采取對癥下藥的措施,取得進一步的研究成果。
二、 德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
1. 保證學校教育的社會主義性質與方向
社會主義是社會發展的方向,這是由黨的教育方針和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育內容所決定的,這是我們教育中的主要引導方向,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對他們進行愛國知識的普及,此外,最重要的是在校園里為學生們營造這種氛圍,教學活動的本質是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教師更好地發揮其引導作用,幫助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教育。
2. 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初中是學生們成長階段中的過渡階段,他們逐步擺脫小學生的稚嫩,逐步迎接高中生的成熟理智,我們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更應該放在這個階段進行。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是為了他們今后更好地奉獻社會,創造價值的基礎,開展德育工作也是社會思想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每個人的支持。
三、 初中德育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 學校德育處于邊緣地位
在我國一直是應試教育,家長把對學生的教育工作的重心更多地放在智力上,這也是社會形勢所迫,在中考、高考中,考試成績是學生入學的唯一憑證。而德育并不會出現在學生的成績單上,也不會作為考試成績錄入中考、高考檔案中,所以德育工作一直處于教育的邊緣地位,德育本身是一種道德方面的工作,是對學生思想上的規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引導學生們的行為,而其本身不會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很多學校會忽視這方面的工作。
2. 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不協調等問題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教師也往往會忽視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等到孩子們的道德問題逐步顯現,甚至是犯了錯誤的時候,才會引起家長和教師們的關注,在教育中,我們深知很多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再改變的,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很注重對學生的習慣的培養的原因。這主要是歸結于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將德育工作與教學工作脫節,德育工作是需要長時間進行的。
3. 德育工作脫離實際情況
在初中教育中,我們經常看到學校會采用班會的方式進行,但是這主要是出于教師和學校領導的考慮,而更多的學生是喜歡進行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切實展開,這也充分暴露出學校重視形式、重視結果,而忽略實際效果和過程的缺點。例如,我們在舉辦班會的時候,只是將學生束縛在班級這個小集體中,這樣不僅束縛他們的行為,還會捆綁他們的思想活動,而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會給予學生們親身體會的感受,讓他們真正領悟活動的真諦。
四、 解決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問題的主要對策
1. 德育工作要全方位進行
對初中生的德育工作,不僅要在學校展開,還要注重家庭教育。德育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它是對學生從心里進行影響的活動,學校要將其貫穿在教學工作中。例如,我們在教學中提倡小組學習,這樣可以教育學生學會團體合作,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家庭與課堂相比,更具優勢,學生們的養成習慣、學習的初始階段都是在家庭,所以家庭環境對孩子們的影響更為重要。
2. 抓好社區初中生德育建設
社區是初中進行社會實踐的主要場所,社區共青團組織應該多組織一些征文、演講、繪畫等活動來開展愛國護國活動,此外我們還可以為學生們建設俱樂部,引導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多閱讀提升自身素養的書籍,為學生們營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提供更多的平臺。通過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加強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不斷提升他們的素養。
3. 加大社會管理力度,發揮德育合力作用
社會環境對校園的影響極為重要,可以說校園是一個小社會,學生們會將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行為帶入校園中,進而影響著其他同學,這也意味著,加大對社會的治理力度對我們進行德育工作極為重要。因此,在對初中生的德育工作中,我們要注重將家庭、社區、學校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加大監督力度以及建設工作。
五、 結束語
在對初中生的德育工作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光元,傅敏.論初中德育教學中的轉化與結合[J].皖西學院學報,2008,24(4):149-150.
[2]梁柏明,韓翠萍.創新初中年級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7,(00):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