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鳳
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直觀化、具體化的方法,將其運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網絡,發展與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導圖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目標中,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實踐組成部分,將思維導圖運用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思維清晰度和廣度,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
一、 思維導圖的概述
(一) 概念的界定
思維導圖(Mind Mapping)又被譯為心智圖、心靈圖、腦圖。由英國教育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1970年提出。它是在層級和分類的信息組織基礎上從中心主題通過特定的關聯來展開分支,由關鍵詞或圖形標識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放射狀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可視化的工具。
(二) 思維導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價值
在閱讀教學中,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一般教師采用逐一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容易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在學習篇幅較長的文章時,學生很難說清楚。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明確地看出課文主要結構和層次,幫助學生整理、分析一篇文章的結構、段落、重難點等,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相關概念的理性認識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
二、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案例及輔助作用分析
(一) 思維導圖在閱讀運用的案例
語文新課程標準在第二段目標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將思維導圖運用在閱讀教學中符合課標的要求,以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七顆鉆石》為例,教師在講授課文主要內容時引導學生根據敘事文的起因、經過、結果自主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了解敘事作品的具體寫法。同時,點名這種學習方式可以遷移其他方面的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 思維導圖對閱讀的輔助作用分析
1. 思維導圖可以促進學生對不同閱讀文體的學習
語文閱讀有諸多不同的文體,由于小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他們很難掌握紛繁復雜的文體,而思維導圖以直觀的圖像向將各種文體以網絡圖形式展現在學生的眼前。
2.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思維導圖彌補傳統的教學將知識單一教授的形式的不足,交給學生方法,鼓勵學生主動的建構,以圖片、數字、線條、文字、顏色等傳遞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制作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3. 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發散性,相關的知識點不是簡單的堆砌到一起,而是由一個點或者一個關鍵詞出發由中心向四周發散的知識網絡。一方面,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在思維導圖的制作過程學生自主的發揮想象,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自主的想象創作、交流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過程。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系統思維的發展。以《田忌賽馬》為例,學生可以三次賽馬為主線了解賽馬勝利的原因,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將前后的邏輯關系直觀的展示給學生,促進學生系統的學習。
(三) 思維導圖在閱讀運用中注意的問題
1. 教師要全面提高認識
很多教師只看到了思維導圖的現象并沒有分析其本質和方法,沒有讓內容決定形式為內容服務,將思維導圖牽強的運用或者只限于教學內容的運用從而縮小了思維導圖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進一步了解、學習思維導圖。另外,教師要明確思維導圖是學生自主發揮想象制作的過程而不是教師給學生模板把師生限制在現在的牢籠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不同、保護不同、引導不同的思想創造性地出現在課堂之上。
2. 注重評價體系的建立
第一,自評。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組成部分,是個人能力結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積極開展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自我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生實現真正的自主學習,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用手段。
第二,小組互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將學生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讓各個小組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評價發現同學之間的優點充分彌補、吸收,互相促進。
第三,師生共評。平等是增進情感、融洽關系的柔和劑,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尤其是小學生渴望師生之間的平等,師生良好的合作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佳方式之一。
3. 收集、提取、整理學生的作品
學生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作品,通常都是零散的、紊亂的,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進行整理、分析、歸類,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4. 關鍵詞的選擇
關鍵詞的選擇是制作良好的思維導圖的基礎,關鍵詞可以激發創造者無限的想象也是開啟記憶大門的鑰匙。在閱讀教學中關鍵詞的選擇一般是圍繞核心內容展開的,教師在教學中要給予充分的幫助和及時的指導,將思維導圖技術面向每一位學生,讓他們真正理解合理運用每節課堂的重要性。
三、 總結
在對閱讀思維導圖進行輔助的學習中,有助于學生建構閱讀體系,將相關知識主動的嵌入到學生的大腦中,以直觀的形式克服學生頭腦中原有閱讀知識模糊不清的不足。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相應擴展,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獨立的對閱讀分析,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閱讀的策略,加深對文章的剖析與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東尼·博攢,巴利·伯贊.思維導圖[M].中信出版社.
[2]ArthurL·Costa,Bena Kallick主編.思維習慣[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鄧敏杰,李占偉,張豪鋒.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中國電化教育,2012,(0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