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鴿++底潔卉 劉相葉
摘 要:科研能力包括文獻閱讀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工具運用能力、總結歸納能力以及論文撰寫能力,是臨床醫學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核心目標之一,也是研究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本文結合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實際,從多個角度探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體做法,為培養優秀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開闊新思路。
關鍵詞:臨床醫學碩士;學術學位;科研能力;培養
近年來,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自2015年開始,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正式實行專業型和學術型分流培養的模式, 標志著我國臨床醫學教育發展進入到了新的歷史階段。傳統培養模式中,很多醫生及導師認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就是“做實驗”,忽略了對其綜合能力的培養;導致出現了很多研究生“只會做,而不知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現象。新的培養模式下,要求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要在實驗室利用各種實驗手段解決臨床中發現的問題或在臨床上開展高質量的前瞻性研究;因此,對他們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臨床醫學學術型研究生是臨床醫學科研事業發展的后備人才庫,研究生的科研素質關乎臨床醫學研究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并且當今醫學研究迅猛發展,對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國臨床醫學學術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能力薄弱。因此,加強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醫學人才的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重點論述了培養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文獻閱讀能力、工具運用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和論文撰寫能力的措施,旨在提升臨床醫學研究生的綜合科研能力。
一、 培養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文獻閱讀能力
文獻閱讀是研究生了解某領域研究前沿,全面把握某領域研究動態,進行科研的重要基礎。熟練閱讀文獻并從中提取有效信息是研究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而文獻閱讀是一個廣義的范疇,涵蓋了文獻檢索、專業詞匯的認知、信息提取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目前研究生獲取文獻的主要途徑是查閱專業數據庫,如PubMed數據庫。所以要給研究生開設相關課程,如《科學文獻檢索》;或實地演示相關數據庫的使用方法;讓他們能夠系統地學習到科技信息檢索的知識?,F在研究生的英語水平雖然有了較大進步,但對于專業詞匯的掌握仍然比較貧乏;給其閱讀英文文獻造成了極大的困難。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研究生自身要加強對專業詞匯的學習;另一方面,導師可以與研究生一起精讀一定數量的文獻,并對文獻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專業詞匯進行解讀,以幫助學生提高專業詞匯量。同時,要定期開設文獻閱讀組會,鼓勵每位研究生精讀文獻并歸納總結出每一篇文獻的研究思路。
二、 培養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研究生實驗操作能力對于得到好的實驗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臨床醫學專業的研究生需要進行專業課學習和臨床技能實踐兩個前期階段,所以他們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的時間相對于其他專業研究生滯后。而與醫學相關的實驗技術又較多, 所以研究生應該盡量多接觸相關實驗,對其產生感性的認識,然后再詳細學習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術。而對于一些常規的實驗技術,如Western blot、細胞培養技術、顯微鏡操作等,實驗室要組織專職教師以專題的方式對研究生進行基本技能的培訓。對于一些特殊的實驗技術和儀器操作,可以由導師或者儀器負責人直接帶教學習。此外,研究生還應該經常參加一些由醫院或者實驗室舉辦的各類科研講座;經常與其他實驗人員進行交流,對于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注意事項要多總結、常討論。
三、 培養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工具運用能力
科研工具既包括實驗儀器也包含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是開展實驗研究的必備條件。實驗儀器一般都會有專門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但是很多在科研過程中使用的軟件,如生物信息學分析軟件、統計學軟件、制圖軟件等往往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大多數研究生通過在線下載的方式獲取一些常用軟件的使用介紹,但這些簡單的介紹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對軟件的使用要求。所以,對于這些常用的軟件,如SPSS、Endnote、Sigmaplot等可以聘請專門的人員對研究生進行集中培訓,使他們能夠準確地掌握這些軟件應用方法以提高其對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另外,對一些特殊需求的軟件,可以讓學生參加由軟件提供方組織的培訓,實地進行模擬操作,以便于學生盡快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
四、 培養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總結歸納能力要求的不僅僅是研究生對文獻資料的閱讀能力,更多的是要求研究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積累運用的能力。同時也要求研究生能夠通過對自己實驗結果的總結,明確將來的實驗方向。因此,研究生要具有從他人的文獻或者自己的數據中提煉出有助于科研設計和實驗研究精華的能力。對于文獻的歸納,可以讓研究生在精讀文獻的同時,列出該文獻的研究思路圖以及運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而對于自己數據的歸納,要求研究生定期做課題進展匯報,總結前期實驗結果,列出后續實驗計劃;同時導師要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以幫助研究生快速提升自我。
五、 培養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論文撰寫能力
論文是研究生專業學習和科研工作的全面總結,是反映其研究成果、代表其學術水平的重要文獻資料,完成具有創新性和可讀性的論文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然而大多數碩士研究生缺少論文寫作經驗,不能很好地引入文獻、組織結果和開展討論,最終導致論文的整體質量不高。
所以,導師要重視對研究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開設論文寫作講座;初期階段可以讓研究生模仿高質量的論文進行寫作,但要堅決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另外,導師應對學生的論文進行認真地修改,要能夠切實給學生一些有價值的建議,并和學生就論文寫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以便于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舉一反三。
結束語
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是醫學科學不斷發展的基礎,是醫學技術不斷創新的源泉;培養出具有高水平科研思維能力的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是建設醫學拔尖創新人才的關鍵。而研究生培養質量和其綜合科學素養是靠過程來保證的,導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導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研究方向的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體系。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4.
[2] 黃驥翀,童煜,屈藝等.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專業學位(住院醫師)與學術型分流的機遇與挑戰[J].西北醫學教育,2016, 24(1):81-82.
[3] 穆士卿.淺談臨床醫學研究生科研思維的培養[J].中國醫刊,2017, 52(1):107-108.
[4] 劉福生,金貴善.指導臨床醫學科研型碩士研究生發表SCI論文[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0):304-305+310.
[5] 王白燕,韓倩倩,趙獻敏等.提升醫學研究生科研實驗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 24(9):23-24.
[6] 鄒凌云,倪青山,譚銀玲等.醫學研究生基因組與生物信息學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9):800-803.
[7] 承歐梅,蔣青松,晏勇等.研究生綜合科學素養養成的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8):1266-1267.
[8] 王海永,杜振宗,李勇等.醫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的問題與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1):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