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計林
摘要: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教學中要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尋找生活資源,擴展學生視野;描繪生活情景,激發熱愛之情。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美術;生活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12-01
美術就是一門教人如何從外觀去審美,培養人審美能力的學科。美好的東西總是能讓人心生向往,使人觀之后心靈舒暢,并且能提高人的審美格調,凈化心靈。所以,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作為一名基礎教育者,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追求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發展學生的美感,是我們的主要責任。
1.創設生活情境,激活學習興趣
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實的、美好的,為了加深學生認識生活,感受生活的情感體驗,我們要把生動活潑的活動場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內容通過特定的情景在課堂上展示,讓學生實實在在體驗其中的樂趣,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如教學"七彩足跡"一課時,筆者就帶著自己的成長記錄本來給學生看。學生對于了解老師的生活軌跡非常有興趣,在這堂課中,他們了解了我的少年時代,青年時代,看了我的成長過程,他們都覺得跟我親近了不少。我的學生覺得像我這樣把人生的有意義的場景都這樣放在一起非常好,于是他們也都躍躍欲試,自己也想做個成長記錄了。興趣被勾起來了,上課的熱情非常高漲。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既營造了活躍歡快的課堂氛圍,同時又讓孩子在課堂教育中體驗了生活的樂趣,內心變得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繪畫。社區是孩子們可以接觸許多事物的大環境。只要和孩子們的生活有聯系,他們總會好奇好問。社區的生活內容可以包括娛樂場所游戲、各種商店所見所聞、綠化活動等。孩子們經常去超市,能見到許多常見的、實用的物品,教師可以從中選擇,作為教學內容。讓孩子們畫畫他們去買東西時的場景,畫畫漂亮的建筑物,畫畫自己為社區做的事等。
2.開展"生活與美"的游戲活動
"我的眼睛鼻子和小嘴兒"。首先,教師要創設一個教學情境,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自己的五官,仔細想想自己的小眼睛、小鼻子、小耳朵和小嘴兒究竟是什么模樣,摸索出大概輪廓,了解五官的畫法。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四個圓圈,由學生自己推選出四名同學,閉上眼睛在圓圈之內畫上五官。通過抽象的表達,讓學生理解到美有時不是用眼睛看到,而且通過心靈的感受來描繪的。"制作畫片集"。學生和家長共同努力,將學生平時的畫收集起來裝訂成集,并為它起一個有趣的名字,配上自己獨特的設計,可以是對這幅畫的講解,也可以是一首簡短的小詩,制作有個性的畫片集,讓學生從創作中獲得喜悅和滿足。而且,這樣的總集有利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制作節日卡片"。節日卡片是適用于普遍日常生活的一件藝術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僅僅是在創造美,還將自己的情感帶入其中,或是喜悅,或是虔誠的祝福,雖然這寫稚嫩的藝術品在那些收藏家的眼里毫無價值,里面卻被注入了孩子們純真的期盼,這樣的作品也就鮮活起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創作的思考和收獲的經驗遠遠比所謂的價值的價值高。
3.描繪生活情景,激發熱愛之情
在教孩子畫畫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些問題,孩子在畫人時,人都是千篇一律的,一樣的臉,一樣的衣服,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表情,畫的任務都是憑空想像,與生活相差較遠。學生也老是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蹲著的人物我不會畫,這個跳的人腳怎么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們與生活距離太遠。針對這種現象,我想寫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途徑和方法。因為寫生是直接描寫生活,是認識生活的根本途徑。我們的教學應該加強寫生教學,讓孩子畫畫自己身邊的事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我們的家鄉風景秀麗,江南長城、東湖、靈湖、江濱濕地、江南大峽谷、滑草場、鳳山寺等等資源是我們進行寫生教學的好內容,不僅可以讓孩子們通過寫生提高技能技巧,而且可以讓孩子們學到一些古代建筑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使我們的美術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于是在休息天,帶上孩子們去紫陽老街寫生。看到狹窄的街道,矮小的樓房,奔馳的高鐵,林立的工廠,石鋪的小路,孩子們的眼中充滿了好奇感,通過教師的一番解說,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畫了起來,記下了歷史的瞬間。寫生時,孩子們畫得津津有味,旁人的圍觀不僅沒有使他們膽怯,那贊揚聲更加激起了他們畫畫的熱情。整整兩個多小時的寫生,培養了孩子們那敏銳的觀察力,更是培養了孩子們做事堅持到底的耐力。每當有節日的到來,學校總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4.在作業中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發展美的蹤影
作業是教學效果最好的體現。學生在作業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教師也從作業中掌握學生大概的學習效果。一次,我要求學生用手指作畫,將各種各樣的顏色用水稀釋,在一張空白的畫紙上作畫。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開動小腦瓜兒,不停的擺動自己的小手,調一調,點一點,換個位置,再點一點,或輕輕的將顏料吹散,或濃或淡,五百斑斕的顏色在畫紙上呈現,最后用勾線筆等輔助性工具稍微勾勒,一幅美的作品誕生了。在這一作業過程中,學生非常投入,興趣盎然,迫切的希望得到結果,在這種急切有小心翼翼的心里過程中流露自己的情感。在生活中發現美。美術老師教書育人,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審美和創造美,還要幫助學生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學生的人格。
總之,孩子生活世界的美術教學源泉,為孩子提供鮮活的美術教學資源是幸福的,我們提倡的美術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充分感受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那樣,他們一定會更加喜歡美術,熱愛生活。
參考文獻:
[1] 鄧玉云. 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03.
[2] 黃英英.引生活之水灌美術之園——談小學美術教學與生活的鏈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