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玉梅
摘要:本文對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提出了提高高中體育有效性的教學策略,具體是制定出適宜的教學方案,及時地鼓勵學生;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把各種有趣的體育知識引入體育教學,創建出良好的體育氛圍;改變教學思路,轉換角色。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體育;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213-01
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學生提升學習成績并得以全面發展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對高中體育教學必須引起重視,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體育老師也要分析新課改對學生體育的要求,并做好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1.轉變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因為體育學科本身沒有高考升學的壓力,很多學校體育課一般安排的都比較少,而把主要的時間都擠給了高考科目,體育學科的學時也往往被擠占,這無疑會使體育教師自身對于學科教學的重視程度會下降。從實際教學來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關注的是體育教學技能和技巧的傳授,而對于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的培養往往是忽略的,這就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本身缺乏科學的認識,自然而然在思想上就容易出現不重視的狀況。中學體育課程又被稱作是體育與健康,這一名字的變化事實上更能夠說明高中體育課程的重要價值,那就是學習體育鍛煉的技能和技巧,科學鍛煉、堅持鍛煉的重要意義,在體育鍛煉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要意識到體育學科在學生知識、技能和思想品質培養的重要意義,全面落實體育教育的三維目標,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體育教學的教學要求,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2.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
教師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充分發揮學生優勢,同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有針對性的指導,增強學生自信,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教師要認真關注學生未來發展前景,樹立全面發展的觀點,如果學生在局部存在不足之處,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發揮優點克服缺點,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另外,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心理發展狀況,加強情感交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更好適應社會需要。高中體育有效教學必須建立在素質教育理念基礎上,以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
3.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在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很少進行教學上的創新,這就導致教學內容的枯燥和單一,而且教師也不得不繼續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而且很難提高體育教學的實際價值,只有讓學生保持一個熱情積極的態度,才能讓學生不斷融入高中體育課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新,第一,注重傳統體育項目的改進,使其更加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的需求。第二,加強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的引進,特別是一些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項目,這樣才可以有效地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樹立,增加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了解體育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從教學方式角度而言,老師一定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些動作示范,以及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相應的教學氛圍,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鼓勵學生參加體育教學活動,并且在此過程中,積極正確地掌握動作要領。通過輕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的營造,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進而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4.注重以生為本教學觀點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學生是,教師是主導,這就要求教師要保證學生的核心地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僅僅是由教師到學生的單向的教學,來說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核心。在教學中只教師的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教師教論文范文,學生就只能學論文范文,而為論文范文這么學,學了又是為論文范文,學生根本不清楚,更不用說它在學生今后的人生中有何用處了。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學習效果是非常差的。在新課程的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本著"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論文格式范文的安排等內容上,學生的實際,把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性別的學生細化分組,尊重學生地位,把學生看成學生的,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課堂教學首要地位。,更要學生的需求,在保證學生安全的下使學生參與教學,在學生的親身參與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的人格。
總之,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掌握新技能,樹立新觀念,科學地把握新體育課程標準,提高體育課堂有效性,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思想。只有教師適應了實施新體育課標的要求,才能夠科學地把握新體育課程標準,不斷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新體育課標的實施也才會更加順利,對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的影響才會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 周洪生.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 李小紅.淺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0(28):44.
[3] 朱海紅.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