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守剛
摘 要:增強小學數學學習的有效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世界的科學認識,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形成自我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有效性;提高策略
一、增強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能力
教師的教學素養及教學能力決定著教學的品質。因為教師是教學的主要引導者,起先導作用,因此增強教師的素質,是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的第一步。試想如果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安排與學情不符,整節課的數學教學進度和教學安排出現紕漏,學生不知道講課的重點是什么,課堂效率就不高。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數學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需要教師結合當下的教學實踐,不斷進行學習,做出合理的安排調整,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要不斷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進行摒棄和再創新,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當然教師還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給予學生環境和空間,讓學生能夠不斷增強學習有效性。學校也定期組織一些學習交流研討會,讓優秀的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其他教師認真學習,不斷結合新課程標準,了解學生特征,最終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而促進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開展。
二、創設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提升課堂的有效性不能忽視學生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將學生放置在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上,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增強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不斷融入數學課堂中,提升數學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當以學生的興趣為基本的出發點,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學生創設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集中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例如,在開展“長方形的認識”一節中,教師倘若單純講解長方形是什么以及長方形的定義,會引起學生思維的懈怠,不愿意參與到與教師的互動中,因此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拿出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然后讓學生先猜一猜盒子里面有什么,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充分調動了起來。緊接著教師在多媒體中展示長方形的圖案,導入本節課的內容。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進行積極的互動。例如,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長方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說說自己看到的物體有哪些特征。通過直觀的觀察,可以為學生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有助于學生的直觀思維轉化為抽象思維,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再適當地加以引導,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升。
三、開展學習評價,樹立學習信心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理解、感受、發現等各種程度的不同,學習有效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要想提升小學數學的學習有效性,教師應當對小學生進行激勵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數學學習實踐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有收獲,才能夠在理解認識數學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自身的學習能力。
教師評價可以從學習過程中出發,重視學生對學習的參與程度以及學習態度,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予以一定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自信心,同時,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活動的即時評價,讓學生能夠及時得到教師的肯定,從而不斷肯定自我,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我們在開展小組討論交流互動時,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有些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教師可以用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意見和看法,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創造,還有些學生善于表現,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通過這種學習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不斷激發學習興趣,積極融入課堂中。
參考文獻:
[1]李春蓮.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小學教學參考,2017(17):49-50.
[2]張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讀與寫,2017,14(2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