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志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合作學習的理念已經不斷地應用于實踐。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以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為研究對象,找出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旨在為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及理論基礎
隨著人們對學習的重視,為了適應這種需要,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轉變。老師由課堂的掌控者、指揮者逐漸成為學生中的一員,不僅僅是學生的良師更是搭檔、學友。小組合作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優越、高效的學習氣氛。小組合作的內涵和基礎,為它在實踐中應用提供了基礎支撐與條件。
1.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合作是彼此之間的一種互動,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它是指在進行某種活動時,不同個體之間會產生某種聯系,在共同合作中一起完成活動,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合作學習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基本形式有老師和老師之間的合作、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和家長之間的合作等等。為了完成學業目標,彼此之間會在一起去解決學業中的困難的這種形式,就是合作學習。一群人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每個人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經過長時間的交流,最后達成一致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必須有自己的主見,才能實現集思廣益,得到滿意的結果。
2.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動機理論主要研究學生活動的目的。動機引起個別的任務,保持已經出現的任務將該任務指向一個目的的內部過程。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應用這種動機理論來指導小組合作,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生理學調查發現,要是使認識存在于影像中,與已有的認識相聯系,認識者必須完成一定的認識重組或精制。課堂是學生學習的第一陣地,認知精制理論對于小組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者通過將他人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進行融合、重組,并產生一種全面的新的認識。
動機理論與認識精制理論在小組合作認知中發揮了一定的指導作用。在認識過程中,動機理論激勵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促使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認識。學生自主加入小組合作,個人是部分,小組是整體,整體之和大于部分。小組學習中,學生個人對自己原有的認知觀點,通過交流進行重組,產生全新的認識。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學習的內容過于單一,不夠多樣化
小學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只限于書本,給予學生的學習內容單一,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課本資料都有所掌握,合作學習的任務應該是對書本資料的延伸。交流內容的質量是團體合作的前提條件,多種多樣的交流內容是十分必要的。數學能力的培養重視聽、說、讀、寫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單一會限制他們能力的拓展和知識廣度的把握。由此可見,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熱情一般,從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2.教師指導不足,學生沒有明確的方向
班級是一個整體,教師是這個整體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在整個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指導對于學習者至關重要。老師對學生缺乏指導,學生對學習任務茫然,造成合作效果低下。作為課堂中的帶頭人,教師應提供給學習者需要的信息。由于指導不足,小組內部相互之間會出現分歧,相互之間不合作,最后得不出統一的結論。在小組之間得出不同的結果會讓學生陷入學習誤區。
3.對合作學習成果評價過于簡單,不能夠全面地給予學生指導
小組合作完成后,教師對于合作學習成果輕描淡寫,沒有從學習者角度去考慮學生的感受,都是一些普通的表揚用語,造成學習者學習信心的喪失,不利于學生對小組合作結果的重視。小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還不成熟,小組合作的最終目的是得到交流成果,全面中肯地表揚這種成果,才不至于學生喪失合作興趣,有利于促進下一次小組合作交流的開展。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1.學習內容的多樣化與豐富性,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
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老師之間各自交流觀點,集思廣益,達成一個最佳標準。此外,還可以采用公開課的形式,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公開課,觀察學生的反應,再結合教學內容調整。多種多樣的交流內容,將大大增加學習者的交流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交流的欲望。
2.教師應當是教學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管理者,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
當學習者投入緊張的合作交流中時,老師也應當成為其中的一員,加入到學生的學習中,給他們提示,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參與學習者的交流,轉換角色,營造更加濃厚的教學互動氛圍。擺脫舊式學生與老師關系,構建起一個學生與老師交流合作的新型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是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但是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去運用。這種講課模式在小學的運用,反映出了些許狀況。因此,必須實事求是,對照問題找到解決辦法。老師必須加強自身理論知識學習,結合實際情況把理論投入到實踐中,提高教學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老師還必須結合教學過程中的講課設計、課堂管理和講課評價等來有效地施行,以此確保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郭傳省.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
[2]李獻奇.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