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霞
摘 要:在日常數學課堂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學生自主學習空間狹小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課堂氣氛沉悶,缺乏生機活力;老師教多少,學生學多少。這樣發展下去必然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依賴性增強,厭學情緒明顯,學習效率低下。加上現在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接受能力強,數學課堂教學急需要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教師在多年的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運用形式多樣的手段,下面淺談如何創設多姿多彩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性
一、要尊重學生,注意提問的技巧
通常情況下,每班都有四五十位學生。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多種不同的個性特點,學習愛好也會有所不同,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課堂教學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提問,以便解決不同的問題,發揮學生各自的作用,要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例如:面對性格內向,學習處于中等水平,平時從不提問題的學生,老師讓這類同學回答問題時,這些同學有時候不說,有時候表現出緊張不知所措的樣子,更有學生會急得結結巴巴一時說不出話來,往往引來其他同學的譏笑或冷言冷語。不同學科的好幾個老師都反映有這個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給這類學生足夠思考和做準備的時間,其次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做完,最后把答案抄在黑板上,這樣,學生自然會提高做題的準確率,長此以往也會增強這類學生的自信心,其他同學也會刮目相看,從精神上給予鼓勵。
二、準確把握時機,及時鼓勵學生自由思考,發現問題
學生的自由思索不受課內外限制。學生隨時發現的問題,我們要帶領他們一起去研究、去解決,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一切問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找準時機,及時鼓勵學生自由思考發現問題。課堂上會出現各種變化,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利用這些變化,讓學生去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想法。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尤其是在課堂上,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時機,重點講解本節課的重點,不同知識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方法。如,我在講不等式組的解集時,通過具體的例題,讓學生嘗試總結不等式解集的特點,讓每位學生用合適自己的方法記憶不等式解集的規律,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多角度去尋求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我們不能給予學生一個固定的程式去完成,而應該留給他們一個任意飛翔的天地。
三、激發學生的嘗試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興趣會發揮很大的作用。老師要利用好學生的興趣點,把數學課堂教學變成充滿活力的學習樂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經常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對學生進行分組,分排、按座位分組讓他們討論,動手、動口、動腦活動。這樣課堂氣氛寬松,學生就容易進入學習狀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時候,我在課堂上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長方形的面積該如何計算?(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該如何計算?(3)兩個全等三角形是否可以擺出大家已經學會了的圖形?給學生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4)根據自己擺出的圖形,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就一下子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任務中去,也很好地提高了教學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把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到課堂上來,讓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使數學問題生活化,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可借助課外活動讓學生做一些數學游戲,讓學生深切體會到數學就在自己的生活里,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在玩耍中學到知識,一舉兩得。
四、設置類型不同的作業,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批改
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布置和批改作業也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教師精心設計具有開放性、創新性的作業尤為重要。作業包括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動手作業等。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用不同類型的作業加以鞏固和延伸。還可以根據學習內容設計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題目。而批改作業主要指書面作業,批——評定、審定;改——改正錯誤。我布置的作業學生一般只需花費10~20分鐘就可以做完。批改作業按照及時、科學合理、啟發誘導這三個原則來進行。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并返還給學生。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用紅色筆寫出諸如“注意審題”“粗心”“要認真”等字樣;對有進步的、寫得比較好的給予表揚,寫上“有進步”“認真”“好樣的”等鼓勵性的話語,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總之,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因材施教,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需要抓住時機,更需要靈活多變、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便多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賀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9).
[2]蔡慶國.談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激情[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