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層教學,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基礎知識、接受能力實行差異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收獲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是從學生豐富的個性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全面設計,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潛能,以適應社會需要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分層教學;梯度教學;小學英語
一、英語教學中的困惑
目前,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在平時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對知識滿堂灌,學生學習沒有興趣,老師講課沒有激情?;A好的學生課前就已對教學內容掌握得很好,基礎薄弱的學生連機械性地記憶單詞都有困難。還有家庭教育環境的差別,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課外培訓的開展,使得部分學生額外增加了英語的學習時間。
二、英語課分層教學的指導原則
1.分層教學符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個性差異的要求
學生具有一定的群體共性,但每個人因遺傳因素、學習和生活習慣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在成長過程中又具有差異性。又因班額大、學生人數多,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管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一味地按同一內容、同一進度、同一要求上課,結果是“優等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分層教學則著眼于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差異,對基礎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使各類學生在現有的學習基礎上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如:我在上Module 10 Unit 2 Go straight on!這一課時,是這樣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的:Lets do and say .先找程度較好的學生說并表演:Go stright on!Turn right!Turn left!再讓一些有表演欲的程度較差的學生上來邊說邊表演,激發他們的興趣,并及時給予評價。特別是小學生,他們非常在乎教師對他們的評價,恰當的激勵性評價能夠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更加積極和主動。但是,有的學生害怕評價,這樣就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評價的教育功能就失去了效果。所以,教學中學生的分層應該是彈性的、自主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2.分層教學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因材施教,具體地說就是差異教學,其目標是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既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又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差異,有的放矢地教學。梯度分層教學以學生發展存在的差異性為前提,以“因材施教”“分組教學”“掌握學習”等理論為指導,分類對待,逐層遞進,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分層教學的具體運用方法
1.根據差異,對學生分層
同一個班的學生,存在語言能力、興趣、方法以及基礎知識的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意識、知識結構、語言興趣、自身智能等各方面的因素將他們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開展梯度教學。另外,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還可將這三個層次的學生進一步分類:喜歡動口和動手的,對英語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以便使教學更有針對性。隨著學生學習情況的不斷變化,還要進行不同層次調整。學生必須明確分層的目的,避免出現優等生驕傲、后進生氣餒的現象,使學生主動地配合分層教學。
2.根據個體差異,對教學進行分層
對學生分層后,教師要根據英語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能力對教學分層。
(1)目標分層。把班級學生分成三個層次,不同層次制定不同目標。對基礎薄弱的學生,落實單一知識點;對基礎好的學生,要落實知識點的縱橫向聯系,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2)內容分層。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學習目標,規定全班的共同學習內容,基本點共同掌握,優生突破重難點,基礎薄弱的學生掌握本課單詞。
(3)分層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施教,講授內容要“立足中間,兼顧兩頭”,以中層水平學生為主要對象,讓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提高。
(4)練習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對程度高的學生加大難度,對程度低的學生分散難點,形成梯度。
(5)作業分層。作業可分為基礎性與提高性作業,基礎性作業全體學生做,提高性作業優等生做。
(6)分層輔導。有效的分層輔導,可對中等生、后進生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對優等生起到強化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情感的溝通,熱愛學生,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具體的關心。
3.任務分層
教師在設計、布置任務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各種情況,如課堂表現、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設計出不同的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效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讓每位學生都體驗成功的喜悅。
例如,在外研社版第八冊Module 6 Unit 1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帶別人送的禮物,在進行擴展對話練習時,用自己的東西來編對話。我要求A層(優秀)學生能夠聽、說、讀、寫,運用buy...for...,give...to...,并能創設情景。如,My mother bought a book for me last year.要求B層(中等)學生在完成共同基礎目標時,能作適當的發揮和想象。要求C層(較弱)學生能夠掌握本單元的主情景句子。最后,在完成共同基礎目標時,讓學生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并著重培養他們的綜合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會說了,他就有了一種很大的成就感,一種學習英語的動力。
4.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分層教學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形成成功的激勵機制,確保每一個學生都有所進步。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分層教學基本上以不同層次、不同目標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作為一名年輕的英語教師,本人也將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高雪松.英語詞匯探索[J].科技信息,2009.
作者簡介:閆榮,女,30歲,漢族,賀蘭縣第一小學教師,大學本科,二級教師。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