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英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落實,對于學生的個人能力、思維品質等培養越發重視。在教育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方式便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能夠更好的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達到改善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165-01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需求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在當前的教育中,仍然有大多數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單一且死板,例如填鴨式、灌輸式教學,學生主要是被動學習,十分依賴老師,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還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形成抵觸,從而不愿意學習。對此,探討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教學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1.通過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設定一些有創意的問題情境、動態情景或是生活情境都能夠使得課堂更加有情趣,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例如在進行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便可以采用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數學故事大多數表述的某個重要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對其推理解釋,或者是描述數學本質的。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以故事為基礎社會生活情境法,一方面抓住了學生喜歡故事的特點,另一方面,能夠很自然的將數學問題印出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思維也會更加開放,提高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生對數學的喜愛[1]。
例如,在講解"加減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當中的案例進行教學,如在課堂當中模擬開展各種"買賣"活動,讓學生分別充當相應的買家和賣家,通過交易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加減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以生活能力為學習目標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可以間接的培養學生在生活當中的數學應用能力,確保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在例如,在進行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可以在教學前,讓同學對學校里面操場面積計算,或是展示一些物體或是圖片如房屋的圖片等讓同學思考如何計算一些組合圖形的面積,并鼓勵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在得出可以將圖形分割成熟悉的形狀進行面積計算后,再讓學生試著分割成多種形狀,而不是固定的某幾種分割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求規律,尋找最佳解題方案,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索空間,同時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情趣化,學生更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積極性的關鍵。對此,想要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思考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以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方式非常多,其可以應用文本、圖像、聲音、動畫以及圖形等方式刺激學生的感官,促使學生在一個高熱情的狀態進行學習[2]。
例如,在算術類的課程教育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創建一個"解密奪寶"游戲,應用多媒體技術創建多個寶箱,在課堂中點開寶箱時會出現相應的計算題,在答對時可以打開寶箱獲得里面的寶物,寶物可以是一句表揚的話也可以是一些物質獎勵,如果答錯則無法打開。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學生會為了獲得寶物而快速的去計算題目,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會相當高,在學生打開寶箱時不僅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情緒,達到一舉多得的教育目的。
3.結合實際優化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重點在于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與探索中,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采取多種方式突出這一主體,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參與積極性[3]。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如何提問,促使學生及時尋找到相應的關鍵性問題,確保學生掌握準確表達問題關鍵的能力與意識[4]。
例如,在"方向"、"位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提問意識,在簡單講解了空間概念以及數形結合的相關知識之后,便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點的認識提出相應問題,例如沒有理解X軸與Y軸或無法將坐標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等。對于這一些問題,教師可以不直接回答,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著手,促使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習慣和意識。
4.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之下,教師需要提高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視度,首先對課堂現狀進行分析,針對課堂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興趣培養方面,可以采用教學情境、多媒體教學、改進教學方案等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智力,發展能力,從而實現提高課堂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田芳,張校銀,宋雨娜.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興趣[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24(22):34-35.
[2]喬新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的反思[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32(4):211-212.
[3]張勇.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目標預設原則分析[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14(20):515-516.
[4]張屹,白清玉,李曉艷,等.基于APT教學模型的移動學習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成績的影響研究--以小學數學"扇形統計圖"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6,23(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