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教育工作者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逐漸引用了網絡技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特別是對于音樂這門學科的學習,更應該采用多種靈活手段,使音樂陶冶學生情操的功能得到更好的體現。所以,高校音樂教師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關鍵詞:網絡信息技術 高校教育 音樂教學 改革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學生的受教育情況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音樂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提高高校音樂教育的質量、推動高校音樂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注重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引用,把音樂和現代技術融合在一起,有機地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此進行探討。
一、革新傳統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主要依賴教師的范唱或錄像帶把知識傳達給學生,這種單一的教學演示方式往往會讓學生喪失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雖然,錄像帶能夠把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直接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但是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沒有太過專業的音樂知識,很難對音樂知識進行直接獲取。所以,高校音樂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手段進行革新,把網絡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高校學生并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他們學習音樂知識往往都是在公共課上進行。所以,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把信息技術很好地運用起來,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例如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在網上把一些和課本內容相關的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并在課堂上分享給學生。一些音像、視頻等都可以被教師所應用。學生在這樣新穎的教學模式中,自然而然就會激發自身的學習熱情。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
對于高校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在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中,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音樂技能,最重要的是獲取到更豐富的音樂知識,所以高校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要注意保證課本內容的廣泛性。網絡上的資源是非常廣泛和多樣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幫助學生們通過課堂學習獲取到更多的音樂知識,把學生們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提高高校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這也是整個高校音樂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
讓學生們盡可能地感受和接觸音樂是音樂教學的顯著特點之一?,F階段,我國高校在組織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把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充分地利用起來,鼓勵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對音樂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比如說聲樂、器樂、舞蹈、音樂理論等知識在網絡平臺中都可以收集到,教師可以把一些經典的音樂下載下來,利用社交平臺建立一個班級音樂分享群,把歌曲分享給學生們,在豐富學生們音樂知識的同時,調動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興趣。
三、打破傳統教學局限,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往往是依賴于教師的講解來對知識進行獲取。教師依據課本上提出的要求,引導學生們對技能指導、演唱發聲、演唱呼吸、演唱共鳴、舞臺表演等技能進行掌握,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對音樂知識進行獲取,只有教師的“教”才能夠讓學生們學到知識。而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們不僅僅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對音樂知識進行獲取,還能夠自主地利用網絡技術,獲取到豐富的學習資源,把課堂以外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舉個例子來說,高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時間利用率,設置了校園網,讓整個校園都覆蓋了無線網絡,學生們隨時隨地都能夠對音樂知識進行收集和獲取,而且教師還可以利用一個交流平臺,及時把教學信息傳達給學生們。這種新型的教學環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時間的局限性,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對知識進行獲取,通過長時間的交流,師生之間也能夠融洽相處。
總而言之,網絡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平臺,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在這個平臺中獲取到更多的知識,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素養。對于高校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對知識的獲取能力比較強,如果音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運用,那么學生們就可以獲取到更豐富的音樂知識。當代大學生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文化知識進行獲取,還能夠及時地進行交流。因此,高校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要科學地應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傳統的高校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推動音樂教育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金姚,孔夫慶.淺談運用計算機音樂技術改革高校音樂教育模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5(30).
[2]李瑞彩.高校音樂教師應如何應對音樂教育改革[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雜志,2014(09).
(作者簡介:白雁,女,藝術碩士,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