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利
摘 要:單元模塊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單元模塊式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學習能力,這對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模塊;實踐探索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深入,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小學老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很多新型的教學模式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單元模塊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運用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單元模塊式教學特點
1.計劃性
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模式,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計劃性。首先,數學老師要對小學數學整體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并且對每個單元在整體教學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對學生今后發展的意義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準確把握好教學的重難點。其次,數學老師還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從整體教學內容上對教學進行編排和布局。最后,數學老師還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每節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適當進行數學知識的復習、鞏固和預習等,逐漸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1]。
2.關聯性
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要求數學老師從整體教學內容出發,全面了解和掌握每個單元模塊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將每個單元的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有效凸顯出來,連接好數學知識,構建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全面化和系統化,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3.完整性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老師一般將每個小的數學知識點單獨拎出來講解,講解的數學知識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缺少有效的聯系,導致學生的學習比較散亂,不能全面把握數學內容。而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則完全不同,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小的知識點有效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整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做到融會貫通,從而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2]。
二、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需求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這是素質教育一再強調的要求,圍繞學生的教學活動才是有效的教學活動。因此,數學老師在正式教學之前,要做好學情前測工作,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和學習基礎等,尤其是學習基礎,數學老師必須要準確把握,這是決定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下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和基礎。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計算有關內容的時候,涉及前面所學習到的三角形面積計算等有關數學知識,數學老師首先要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詳細的考查,只有幫助學生鞏固好三角形面積計算有關的知識,才能進行多邊形面積計算這節內容的學習。同時,數學老師還要仔細鉆研課本,找出這節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入,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小學高年級數學老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無論采取什么新型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首要關注點,也是必須要切實有效落實好的一個關鍵環節。數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3]。
例如,在學習統計這一單元知識點的時候,筆者通過前期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對頻率和概率之間的概念掌握不清,在學習和實際生活過程中經常將兩者混淆。于是筆者就提前準備好硬幣,通過猜測硬幣正反面的方式引導學生有效掌握概率這一數學知識點,也讓學生對概率和頻率的概念進行區分。
3.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能夠對教學成果和教學情況進行有效、科學的檢驗。小學數學老師要重視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不僅要重視結果的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譬如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學習積極性等。除此之外,數學老師盡量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評價之中,從而構建一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其功能和價值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綜上所述,單元模塊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數學老師要認識到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價值,將其應用到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之中,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祝素敏.小學數學單元模塊式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求知導刊,2015(12):33-34.
[2]劉家珍.小學數學單元模塊式教學的實踐性思考[J].亞太教育,2016(3):11-12.
[3]吳社智.小學數學單元模塊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11):56-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