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卿
摘 要:《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圖形與幾何學習的核心思想是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空間觀念,可以通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實現幾何圖形與實物的轉換,通過運用多媒體、展開想象力、生活數學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有助于學生理論結合生活實踐,有效促進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數學教學;空間意識;培養
空間觀念是指對物體的方向、距離、大小和形狀形成的空間知覺,是客觀世界物質之間的空間形式在人腦中的表象。小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其對數學幾何概念的認識與發展和空間想象力的提高。培養小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有利于學生在空間觀念的基礎上認識幾何圖形與物體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換之間的聯系,在建立豐富表象的同時形成思維方式的直覺化,可以讓學習變得生活化、趣味化,符合學生小學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
一、運用多媒體,興趣中培養空間觀念
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抽象與具體、直觀與邏輯、理性與感性、理論與實際是學習過程中的永恒矛盾,而多媒體的運用可以采用閃爍、平移、變色、回放、定格、旋轉、透視等功能,可以將這些問題迎刃而解。教育家布魯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數字化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運用多媒體的聲光電一體、突破時間與空間等特點,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逐漸形成數學空間觀念。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的學習中,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多媒體課件,將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軸對稱的一些基本特征;如何在實物圖案、平面圖形中如何識別軸對稱圖形;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等知識點,進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梯度環節設計。有利于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多媒體教學情境中體驗軸對稱圖形的魅力,進一步豐富軸對稱圖形的認識,形成初步的形象思維與空間觀念,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知識的過程中處理好概念教學與能力之間的關系。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旨在先讓學生觀察圖案,然后讓學生在濃厚興趣下,在對軸對稱圖形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有關的概念,再讓學生把概念聯系、運用到實際的問題情境中,這樣的教學設計過程有利于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知識概念的真正理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
二、展開想象力,思考中建立空間觀念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針對幾何圖形學習對學生的要求是:“能從較復雜的圖形中分解出基本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數學是人類的思維體操,想象力是數學的探索翅膀。數學家德摩說:“數學發明創造的動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發揮。”簡單的幾何圖形可以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聯想,同樣,根據文字或者符號也可以讓學生畫出相應的幾何圖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例如,在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之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學過的這些幾何圖形拼成的一幅自己喜歡的、美麗的圖畫;還可以提供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讓學生從中找出所學的幾何圖形,并將一系列的知識點問題創設到趣味性、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于是,學生會運用學過的圖形畫出各種物體,組成的圖畫風格各異、精彩紛呈,接著從圖畫中像“捉迷藏”游戲一樣找出學過的幾何圖形,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學習自信力隨之增加。
三、數學在身邊,生活中接軌空間觀念
學生都有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的生活經驗,如玩各種形狀的積木或玩具,較多關于形狀感知方面的生活經驗已經有所積累,只不過還沒有能力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意識去看待、發現這些數學空間現象。而正是這些表象圖形印跡與生活經驗恰好成了學生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非常寶貴的知識資源,因此,可以在數學幾何圖形教學中的特定情況下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數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空間性,科學家恩格斯說:“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數學。”因此,數學具有生活性和空間性的特點。生活中的數學隨處可見,數學在每個人的身邊。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圓時,生活中的圓形琳瑯滿目,有太陽、車輪、硬幣、球類物體、盆、碗等,都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圓的知識,可以聯想到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圓圓的物體,加深了對圓的認知,從而可以從生活中的圓形物體中提煉出、接軌到數學知識中的圓,生活與學習相得益彰。
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點,例如,長度、寬度、高度、面積、周長等。數學家考特說:“數學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燦爛的明珠。”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就建立空間觀念,可以將數學中幾何圖形的靜態表象轉換為動態表象,學生更容易把握知識要點,學習起來會更加輕松、有趣、易于掌握,學習效率隨之提高。因此,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觀察、思考、分析、操作著手,從多媒體的趣味中、想象力的推理演繹中、生活數學知識中,通過比較、聯系、概括、體驗與應用,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數學的空間觀念。
參考文獻:
[1]黃德忠.小學數學抽象思想滲透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4(29):44-46.
[2]潘振南.立足“視圖”重視考查“空間觀念”[J].數學教學,2005(3):12-14.
[3]徐明杰.淺談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J].數學通報,2005,44(6):2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