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洋
摘 要:初中的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藝術鑒賞力的課程,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力。目前大多數初中學校的美術教學都局限于美術教材的知識,有一些局限性。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藝術追求,有人提出將民間美術融入初中美術的教學中,讓學生接觸民間美術的元素,借此來豐富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具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將民間美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相融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又能對民間美術進行保護和傳承。
關鍵詞:民間美術;初中美術;藝術鑒賞;文化傳承
一、融入民間美術可以豐富初中美術教學的內容
大多數初中美術教學都是以美術教材為主,知識比較有限,且距離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感受比較淺顯。民間美術是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逐漸積累下來的藝術形式,包含了不少地區的當地特色文化和人文風情,可以為初中美術教學融入更多的新的元素。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和學習民間美術時,學生就會通過民間美術了解不少當地的文化、歷史和特色,結合實際形成深刻的感受。融入民間美術,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力。這種不局限于美術教材的教學,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全新的課堂體驗,對初中美術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提升。
二、可以更好地對民間美術進行傳承和發展
民間美術是在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逐漸沉淀、形成的具有很強地域性和風俗性的藝術形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為了讓民間美術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應該讓更多的人、更多的藝術愛好者接觸到民間美術,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接過傳承民間美術的接力棒,讓這些充滿民族特色的藝術瑰寶得以保護和發展。初中學生正處在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接觸更多的藝術形式可以開闊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為將來從事美術類的工作和事業打下基礎。將民間美術融入初中美術教學的課堂,可以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的美好與魅力,在老師的教學中,引導他們掌握民間藝術的精髓,在心里種下傳承民間美術的種子。
三、初中美術融入民間美術的途徑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是中國吳文化和漢文化的發祥地,省會南京更是六朝古都,擁有非常豐富的具有區域特色的民間藝術瑰寶,美術類的包括桃花塢年畫、蘇州刺繡、蘇州燈彩、邳州農民畫等。初中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民間美術融入對學生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傳承江蘇的民間藝術。
1.利用多媒體、多形式展現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形式多樣,教師單純的口頭講解、圖片展示不能讓學生很好地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理解層次也比較淺顯。教師要善于用多種教學設備來全面地展示民間藝術。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美術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民間藝術的各個方面,通過音頻、視頻等方式為學生介紹民間藝術的形成歷史、發展現狀,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民間藝術的形式以及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多媒體這種生動的表現形式可以充分展示民間藝術的特色和魅力,震撼學生的心靈,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美術的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與春天有關的蘇州刺繡,讓學生欣賞美麗的春天主題刺繡圖
案,了解刺繡的制作過程與工藝,提升對民間藝術的感悟和
審美。
2.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近距離接觸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中形成的藝術形式,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民間藝術的深刻內涵,僅在課堂上的展示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現實生活中近距離地接觸民間藝術,參與到民間藝術的制作過程和體驗環節中。教師可以在學生的體驗和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美術知識,從而提升對美術的感悟能力,提高審美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美術第二單元的“裝點我的居室”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實際去了解桃花塢年畫的制作過程,并且在制作室學習年畫的制作,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年畫的制作,結合裝點居室的想法,形成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對年畫這種民間藝術產生更深刻的感受。
3.美術教材編寫增加民間藝術內容
最后一點是針對教材編寫者而言,美術教材在當前階段仍是初中美術教學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內容。為了更好地加強將民間藝術融入初中美術教學的效果,除了教師要利用多媒體多形式展現民間藝術和引導學生參與實踐,近距離接觸民間藝術外,還需要有專業的團隊深入分析江蘇的民間藝術,擇取適當的民間藝術內容編寫進美術教材。確保江蘇省的初中學校都可以使用到具有江蘇本地特色、融入了江蘇民間藝術的美術教材,這將對美術教學整體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敏.民間美術融入中學美術教學的實踐和反思[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7).
[2]龔桂全.淺論民間美術與中學美術教學[J].教育,2016(7).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