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貴
摘 要: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漸受到了教師的關注,因為學生在探究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學的知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在組織探究學習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創造合適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氛圍。主要分析了探究教學這一模式在高中美術中的應用,希望能夠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探究學習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高中美術;探究式教學;意義策略
美術教學就是要讓學生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因此教師要注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的意愿,為學生創造探究的機會。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如今大力提倡培養的目標之一。
一、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由于高中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階段,因此在這個時期的教學中,學校大都是把考試的科目作為重點學科,而考試不涉及的科目就簡單的一概而過。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因此在面對眾多的科目的時候就會感到困難。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術等平時被認為的“副科”就很少受到重視。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教育者,高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美術對于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學校也要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不能僅僅關注文化課的教學。
但是在實際的美術課上,很多教師都是采用文化課的講解方式,簡單地利用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很難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美術課的魅力。所以探究性的教學方式就逐漸被廣泛的利用。學生不再僅僅聽教師講解,而是可以進行自主的探究。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形式,加深對美術的了解。
例如:在講解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這一作品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去了解這一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學生從自己理解的角度出發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隨后自行理解這一作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事實上,探究式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教師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問題的探究,通過自己認真的觀察,找到問題,自己去探究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對于學生來說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過程,也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高中美術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為了實現探究教學,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并且采用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探究教學期間一定要注意幫助學生加深互相之間的交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1.創造探究環境
想要進行探究教學,首先就要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環境中去,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適宜的探究環境。利用一些身邊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投影儀等,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氛圍。多媒體所展現出來的一些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探究,有效地營造出探究性的環境。
2.引導探究學習
學生的探究性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教師不斷地給予適當的引導,以使學生善于去發現身邊的美好的事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與美術有關的視頻或者是影片來促進學生形成對問題的探究興趣。
例如:在講解關于山水派的繪畫時,教師通過講解這一學派的一些代表人物的有關故事,比如齊白石等的生平經歷,讓學生產生對這一學派的關注,或者可以通過一些音樂的搭配,形成音樂和山水畫的意境情懷,充分吸引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3.組織探究活動
教師并不僅僅是講解知識的,還要善于組織一些美術活動。有一些需要探究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結合當時的現狀,為學生營造出適合的探究氛圍。
例如:在講解《格爾尼卡》時,教師不需要自己將當時的創作背景詳細地進行介紹,這樣會使得學生失去耐心,且效果不佳。因此要組織學生自行對當時的背景以及作者創作的目的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調查清楚,讓其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感情以及作品的寓意。
4.對探究進行激勵
學生的探究活動是需要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的,因為任何的探究都是學生主動去獲取信息以及自主學習的過程,期間需要經過很多的思考活動。因此,教師要注意做好引導工作,在學生進行探究的時候,教師要注意針對學生的探究進行指導,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當然,學生如果通過自己的探究對問題進行了解答,那么教師更應該對學生給予表揚或者是獎勵。
比如,在實際的美術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組織的繪畫比賽中表現良好,那么教師要進行適當的鼓勵,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
5.發揮素描的基礎作用
因為在美術教學中,僅僅讓學生觀察一些作品雖然能夠讓他們學到一些知識,但是只有經過自己動手的實踐才能夠保證教學的效果。學生在進行素描的作業時,會自己揣摩素描的具體要求,設計繪畫的過程,這也是另外一種探究學習。
綜上所述,探究教學的目的就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合適的環境,促進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周正旭.美術理論教學及其預設問題研究[J].文教資料,2011(5).
[2]程明太.美術教育學[M].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