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茂春
摘 要:在初中體育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師應緊密結合初中體育課改的目標,積極貫徹“積極誘導,主動參與”的教學理念,優化體育課程教學設計,創新體育教學策略,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提升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具體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主動參與的途徑,以便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主動參與
隨著現代教育不斷發展,初中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逐步凸顯出來。然而,在初中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卻非常低,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根本不愿意投身到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體育課程無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嚴重影響了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效率。
一、貫徹“陽光體育運動”,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與積
極性
在“陽光體育運動”環境下,我們理應對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進行不斷拓展,力求使體育教學的內容與初中生的生活及實際需求更加貼近,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我們都知道,體能訓練是學習任何運動項目的基礎環節,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實效性,教師可以將各類游戲引入其中。比如“跳繩接力”,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各個小組成縱隊站立在跳繩的后面,并且從起跳處開始將三根跳繩拉直(高度依次為80cm、70cm及60cm),每根跳繩之間間隔1m。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即可進行游戲,要求各個小組的學生排隊依次跳過(雙腳離地)跳繩,全部跳過的小組得100分,每碰觸一次跳繩的扣10分,得分最多的小組獲得最后的勝利。毫無疑問,這樣的游戲過程能夠讓學生一直處于愉悅的氛圍中,有利于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并且學生的腿部力量、腰腹力量等均能夠在其中得到有效鍛煉,對學生身體素質與技能的改善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教學器材與方法的“校本化”改造,緊密結合學生情況,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教學器材的選擇上,學校應該嚴格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如學生體能水平、經費投入狀況、場地情況等)來選購體育訓練器材,所采購的訓練器材不僅要易于推廣,并且要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更要適合于初中生的身體發展要求,如啞鈴、杠鈴等力量訓練器材。在教學方法的改造上,教師應充分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前沿的體育教學理論體系與創新的教學手段充分整合起來,以便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具體來說,“校本化”體育課程的創建有如下幾點要求:第一,以各種動作模式(如跑、蹲、投、跳、翻、滾、爬等)來作為基礎,讓學生建立起本體運動感覺。第二,以靈敏性、穩定性為核心內容,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本體感覺,從而為學生后續穩定性、移動性技能的訓練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第三,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體能基礎后,應該嚴格依據學生身體發展特點以及學校實際情況來開展專項素質訓練,如力量訓練(俯臥撐、引體向上、舉啞鈴或杠鈴、拋實心球等)、速度訓練(全速跑、變速跑、繞桿跑等)、耐力訓練(有氧耐力訓練、無氧耐力訓練)等。當然,為了增強體能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參與,還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設計各種體育游戲。比如在長跑訓練中,如果僅僅讓學生圍繞操場一圈一圈地跑,隨著體力的下降,學生很快就會放棄訓練。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即可引入對應的體育游戲(如警察抓小偷、男女混合接力賽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三、實現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完美融合,借助直觀影響刺激學生,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眾所周知,初中體育課程并不是每一節課都是在室外進行的,在特殊情況下(如下雨天等),也會在教室內進行。那么,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室內體育教學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教師的講述為主,這樣的過程對于初中生來說無疑是枯燥乏味的。那么,教師完全可以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充分引入其中,構建在教室內的“室外教學”。具體來說,通過對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運用來構建體育知識課件,該課件理應集文字、圖片、聲音及動畫于一體,實現對現實體育教學情境的模擬,將課堂中的教學內容清晰、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認識、理解,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還可以通過體育影像的形式來為學生展現各種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等),以這種直觀的影像來刺激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我國體育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溝通平臺(如微信、QQ、微博等)來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從而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不僅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更有助于整個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總之,隨著我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體育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健身性以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等越來越重視。毫無疑問,在初中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效率,關系到學生的體質健康。因此,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情況,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陳華恩.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之我見[J].科教導刊,2013(25):114-115.
[2]許波.初中體育教學中推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133.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