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吳 潘亞妮 陳雪峰
【摘 要】通過對太倉市化工企業的調研,了解了本地區化工行業的發展及現狀、從業人員結構及需求狀況,熟悉了企業的崗位設置和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為構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的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化工行業;人才需求;職業能力
1 行業的發展現狀
1.1 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太倉市委對化工企業采取的政策為:積極支持高新技術、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兩高兩低”先進產業;盡量控制科技含量低、產業拉動不明顯,重復投資的項目;堅決制止環境污染嚴重、生產能力落后、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
目前,太倉的化工企業約180家,產值約24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9%。化工產品分布廣泛,已逐步形成以石油化工為基礎、以高分子合成纖維、樹酯材料及精細化學品為終端產品的化工產業鏈,并且向新材料方向轉型。根據太倉市對化工企業整頓的要求,大部分園區以外的化工企業已進園、進區,在搬遷的同時,對生產工藝進行改進,逐步向化工新材料方向升級轉型。
1.2 行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分析
從表1得知,化工行業的典型企業數量為180家左右,從業人數約11萬人,化工相關崗位職工數為16200人,占職工總數14.75%;化工操作崗位職工數13160人,占職工總數12%,占化工相關崗位職工數81.23%。數據分析顯示化工企業中化工操作崗位用工量最大,崗位技能要求與化工總控工相適應。數據中,職工總數與化工崗位職工數存在巨大差異的原因是太倉有很多大型的化纖廠、材料成型企業,這些企業只有一道或兩道工序涉及化學品生產過程,其他工序更類似于加工、成型過程,因此需要大量的高中以下程度的勞動力。
1.3 相關職業崗位基本情況分析
在企業調研過程中,企業人事部門明確管理崗位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錄,只從崗位上提拔,因此,中專、大專、本科畢業生無一另外地在入職時被安排在一線崗位上,對于有機化工專業畢業生則絕大部分是被安排在操作崗位上。有機化工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初始崗位為操作崗位、DCS操作崗位,像琪優勢,上DCS崗位要求有8年的外操經驗。而班長、大班長、車間主管這些崗位是畢業生職業成長的主要過程,工藝員、工程師、技術主管則是畢業生職業成長的另一主要過程。
2 專業人才需求
2.1 近年相關職業崗位招聘員工情況
表1 太倉地區化工行業企業數量、從業人數、分布結構一覽表
說明:后面表格中的企業排序不變,用簡稱代替, 數據推算數值為小計值乘以20得出,180/9=20,以下表格類同。
表2 近年來太倉市化工企業職業崗位招聘員工情況表
說明:調研中技術等級、職業資格證書等企業無法描述,只是說有技術及資格證書優先考慮,并列為唯一條件。
表2數據說明,近年來企業招聘員工數量比較大,可能是產能擴大的原因,也有部分職工(下轉第97頁)(上接第36頁)跳槽率較高的原因,招聘崗位最多的是操作崗位,招聘人數最多的是大專層次人才。
2.2 行業企業未來發展專業人才需求情況
化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趨于平衡,與前幾年招聘數量相差不大。不少企業表示,調研表上未來五年的人才需求設計時間有點長,因為企業發展受整個經濟形勢大環境影響,還受企業職工流失情況影響。
2.3 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分析
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對應的總控工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符合化工操作崗位的需求,且有對應的國家職業標準,在設計專業培養方案時,必需滿足國家職業標準對應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調研數據顯示,該專業畢業生也可以上分析、試驗崗,因此,在設計培養方案時,應充分考慮鼓勵學生考取分析工中級證書或試驗工中級證書。
3 總結
通過本次調研,我們認為有機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可以概括為抓住初級崗,盯住中級崗,瞄著高級崗,并依據崗級設置課程體系,開展職業技能訓練,重視職業素養養成。圍繞化工總控工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加大操作技能訓練課程比重,引入“多證融通”學分模式;根據生產過程自動化的迅猛發展趨勢,加大DCS相關課程的份量,引入素養品格評價體系;同時,加大職業關鍵能力的訓練力度,培養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吃苦耐勞觀念和溝通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侯月平.應用化工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報告[J].考試周刊.2014(86).
[2]周鴻燕,崔海燕.高職應用化工技術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5(11).
[3]陸明軍.高職應用化工技術專業教學的改革探討[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