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亮
摘 要 鑒于對以往初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的分析,確定物理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不科學、不合理、不適用,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針對此種情況,應當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手段來改變物理教學現狀,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應當將目光落在思維導圖上,將其有效應用于物理教學中,使之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趣味十足,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探索,充分吸收物理知識。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思維導圖,進而探究思維導圖如何有效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之中,希望對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 思維導圖 物理教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各學科教師應當及時端正教育思想,引導學生從被動依賴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使之有效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基本能力、綜合素質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基于此,對我國一些地區初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予以分析,確定諸多地區物理教學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物理知識,死記硬背物理知識。為了避免此種情況持續發生,應當將目光落在思維導圖上,將其融入到物理教學之中,根據學生心理思維的發展水平來展開學習指導,使之逐步主動學習、思考、探究物理知識,進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由此看來,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是非常有意義的。
1初中物理的教學方法
回顧分析初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確定教師運用物理現象進行講解,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學習方法,而是習慣運用文科學習方法來理解物理,致使學生不能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認真思考物理知識及問題,相應的學生物理知識水平難以提高。這側面說明了初中物理所應用的教學方法的適用性、有效性不高。具體表現為:
1.1不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開發
盡管新課改不斷深化,對初中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諸多地方初中物理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等,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機械第學習物理知識,抑制了學生的求知欲、主動性,相應的學生難以開發智力、發散思維,認真思考、分析、探索物理知識及問題,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1.2側重于物理現象的記憶
通過對物理學科的深入了解,確定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規律等知識的獲得,都是通過觀察和總結物理現象所得到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有效學習物理學科,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研究物理現象比死記硬背物理理論知識更為重要。但從當前我國物理學科教學實際情況來看,確定因為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導致物理學科教學中制作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記憶,忽略了物理實驗教學,不能為學生創造自主觀察、學習、思考、研究物理現象的機會,這不僅會影響學生物理知識學習效果,還不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增強。
2思維導圖的概述
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托尼·巴贊于上世紀70年代發明的思維導圖,被認為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是發散性思維的直接表達,也是打開大腦潛能力的萬能鑰匙。這是因為思維導圖采用了大腦最為容易理解的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放射性的思維進行可視化呈現,以此來引導學習者自主探究思考,分析和理解問題,這屬于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思考方式,具有較強的可塑性。
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講,思維導圖是輔助教學的有效教學手段,將其巧妙的運用到教育教學之中,能夠幫助學生改變被動學習的單一性和僵化感,刺激學生開發大腦潛能,活躍邏輯思維,是指形成良好認知,理解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解答問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因此,將思維導圖有效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之中是非常適合的,能夠讓學生從機械的理論學習轉變為主觀思考知識、動手實踐,使之能夠有效學習。
3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以上內容的概述,確定思維導圖有效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是非常適合的,能夠改變學生學習狀態,讓學生有效學習,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將思維導圖有效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之中呢?筆者參考相關資料并總結自身工作經驗,提出了以下建議,即:
3.1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適時融入思維導圖
總結思維導圖應用經驗,確定要想使思維導圖能夠發揮的作用有:利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更好瀝青學習脈絡和思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利用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知識點。當然,要想使思維導圖能夠在物理教學之中充分發揮作用,首先需要教師深入剖析教材,詳細了解各個知識點,進而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來合理規劃設計物理教學內容。在此基礎上,注意了解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巧妙的策劃思維導圖,使之能夠在理清知識點、新知識學習、舊知識復習階段能夠充分發揮作用。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力”講解的過程中,按照先前規劃的教學方案,圍繞“力的概念”、“力的性質”、“力的作用”三部分來展開教學,并且根據根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設計分支,一層一層的向下延伸,逐漸形成一張系統關于力的網絡圖,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從最基本的力的概念展開教學,進而循序漸進的展開力的性質、作用及應用等方面的教學,這不僅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幫學生梳理知識點,能夠讓學生清楚的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良好記憶。
3.2以實驗為載體,理清知識脈絡
其實,物理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人們的生活系相關。所以,為了良好的展開物理學科教學,單純的開展理論知識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開展實驗教學。當然,為了能夠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思維導圖的有效應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導圖有效應用于物理實驗教學之中,能夠讓學生講前后所講授的物理知識串聯起來,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識結構,在此基礎上,根據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來觀察物理現象,解答物理問題,以便學生能夠透過物理現象,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識,更加扎實的掌握物理知識。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質量和密度”教學的過程中,組織學生按照教材來動手展開“物體的質量和密度”實驗,觀察物理現象,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問題思考,如物體的質量不同會影響它的密度不同、溫度會對物體的密度、質量有影響嗎等等,將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利用思維導圖連接起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知識結構,加強記憶。
3.3應用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模式,為了使思維導圖能夠充分發揮作用,還要注意堅持從整體教學入手,也就是分析物理教學能夠發揮的作用,如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分析能力等,進而合理規劃和應用實踐案例,巧妙的策劃思維導圖的應用,促進各章節知識點緊密銜接在一起,從而保證知識結構的邏輯性。例如某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扎實的掌握“光現象”這一章節的知識,在組織學生進行知識復習的過程中,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了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水下光現象、玻璃反射光現象、光色散現象等,之后按照光現象的知識學習順序,以此來鼓勵學習一次分析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并且利用思維導圖將一個個知識點串聯起來,最終呈現完整的的光現象思維導圖,如此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到本章節所學的知識,梳理知識。
4結束語
從新課改角度來講,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狀態,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考、分析、探索物理知識,使之獲得物理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題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展。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確定要想獲得這一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結合學生特點及教學內容,適時融入思維導圖、以實驗為載體,理清知識脈絡、考前復習總結,提高學習效率、應用實踐案例進行分析,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總之,合理規劃設計思維導圖,使之適時融入物理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益.思雛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13):450-451.
[2] 揚曉帆.用思維導圖分析初中物理探究題[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7):56-58.
[3] 鄭志偉.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04):236+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