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群英
【摘 要】閱讀是一項復雜的能力,小學是兒童閱讀能力進階的關鍵時期,此時孩子閱讀的流暢性增加,閱讀大量熟悉的故事可增強閱讀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與寫作二者相輔相成,只要具備大量的閱讀書籍基礎,就水到渠成提高了寫作能力。本文通過圍繞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展開分析,闡述了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性,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促進語文學科教學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融合
引言
現階段,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多數小學語文教師開始認識到閱讀與寫作融合的重要性,試圖開始通過讓學生養成閱讀各類書籍的習慣來提高其寫作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和寫作的能力。在這種背景下,探討閱讀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融合的策略,希望可以為今后的教學策略提供參考依據,并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推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1.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聯系
從人的生理、心理發展階段來說,小學時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不容忽視、不可替代的。小學生正處于語文閱讀開始與發展階段,隨著閱讀材料的增多,在有效掌握寫作方法的基礎上,提高寫作水平。小學時期培養出較好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將受益終身。培養閱讀能力提高理解力,促進寫作能力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實質是培養構詞、構句、句與句之間結構以及語言習慣用法。對小學生有效開展閱讀教學,加強學生對于教材文章文字、詞語及段落之間關系的理解。在小學生認知理解接受范圍內,將頭腦中已有知識內容,結合對于課本文章的理解力,才能有效發散思維活動,包括:概括、判斷、分析、總結等等,這正是構建寫作能力的基礎。
2.如何有效融合閱讀與寫作教學
2.1培養小學生寫作與閱讀的興趣
在隨著新課標的實施,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靈活的運用瀏覽、默讀、朗讀等閱讀方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應該采用朗讀的方式,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同時采用多種閱讀方式。教師通過指導學生使用不同的閱讀方式使學生體驗瀏覽、略讀和精讀,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例如:講解《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曾經接收到的給予或是給予過別人什么進行探究式閱讀,然后再互相交流自己對文章的感受和理解。通過這樣的閱讀方式可以使學生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進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把握好這一時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剛剛訴說關于給予的故事寫成微型作文,逐漸將寫微型作文或日記形式發展為學生的一項興趣愛好。使得學生可以自主的寫作,并將其作為一種記錄生活表達真實情感的方式,以此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2.2培養閱讀能力提升語文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如何培養好表達能力,這需要教師日積月累的課堂訓練,抓住合適時機將文章出現的詞句,讓學生以口頭描述的形式來展現出來,也可以采用課上討論的方式,小組中每名成員發表自己見解。表達能力包括兩方面:口頭和書面表達,提升學生表達能力需從以上兩方面抓起,這兩方面的能力提升正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另一個方法。對于社會的認知以及對于自己情感的掌握,需要老師有必要積極引導學生,總結的學生情感表達的特點和敘述方法,同時老師需要對學生情感表達方向的限制,要對其積極引導,這也是訓練寫作手法。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文字來總結生活、表達自己觀點以及抒發情感的能力,就是在塑造較好的寫作能力。
2.3在閱讀中總結語句寫作方法,進而在寫作教學中借鑒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對待事物的看法和抒發情感,同時,還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修辭手法、優美句式和詞匯的運用等協作技巧,這樣才能使學生寫出的文章既有文采,又有內容,同時觀點獨特。因此,教師還需要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中,有意識的講解段落句式與寫作方法和技巧。比如:教師借助《秋天的圖畫》課文,指導學生對某風景、人物、時事進行描寫書法分析,并表達自己的看法。并讓學生能夠利用這些文采技巧來更加細節地描述現象,更加深刻地表述觀點。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不斷的積累中鍛煉自己的寫作技巧和經驗,可以在日后的寫作中有意識地使用精美的詞語和句子,不斷提高自身寫作能力。
結語
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課內外文本的閱讀,這些內容都可作為將來作文寫作的基本素材,從閱讀中掌握怎么寫作,發展學生的語言及理解能力,為學生寫作播下真善美的種子。這種教學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內容積累,達到從閱讀中積累語文素材的目的,進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小白.探究小學語文寫作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黑龍江教育,2016年第18期
[2]王志遠.如何有效融合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小學電教(下),2014年第12期
[3]賈思遠.分析有效融合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方法.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