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 孫力 姜穎 張梅 郭麗新 劉瀾瀾 富波 田園

【摘要】學生主動學習,順應自己的興趣去學習,遠比通過教師傳統講授的學習要更加有效。本文利用現代的教學方法,以案例教學(Case?鄄Based Learning, CBL)策略為主設計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更有利的學習環境為目的展開教學研究。這樣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于利用基礎生物化學知識對臨床問題做出科學的判斷。
【關鍵詞】案例分析 ?教學應用 ?生物化學
【基金項目】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專項(課題編號:ZYJS066),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規劃課題“SPOC翻轉課堂與討論式教學融合的教學創新改革研究”(課題編號:16Z033);“基于微信的中醫藥生物化學翻轉課堂研究與實踐課題”(課題編號:16G12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67-02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1997年即被提出[1],20余年來生物化學的教學改革也在不斷推進,而今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基礎生物化學教學仍然是改革教學方法的重要內容[2]。
1.教學目標
依據案例教學方法設計的教學活動步驟如下:
(1)每個章節課程結束后,將教學案例展示給學生,要求學生以論文的形式寫出案例中的癥狀所對應的疾病,用生物化學知識點去解釋疾病的發病機理。
(2)將學生每10人左右分成一組,一個大班可以分成10個組。每個組針對案例課后討論寫出案例分析報告。
(3)課程結束一周上交報告,由任課教師檢查學生分析的案例。引導學生準確分析案例。建立案例與生物化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課堂展示課件并在課堂進行展示。
通過這樣的方式要完成以下目標: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臨床案例相聯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自主學習,每個人都參與到學習當中,變灌輸式教育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明確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是將來走向臨床去解決問題,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交流與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上交報告是要分階段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前一個階段對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這樣的反饋可以讓教師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內容和方法。
(4)讓學生做課堂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臨床病例與所學知識點的關系并且每個小組都有一個案例,一個班級十幾個案例就可以分享給全班同學,這樣每個同學都可以了解更多的案例,也能在課堂展示中獲得自信。
2.教學案例中展示的疾病與課程主要章節對應情況如下表。
3.教學實施
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案例討論式教學法,給出臨床案例,選擇的案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去解決案例中的疾病,而案例中的疾病機制又是通過生物化學的知識點可以解決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自搜集資料,通過書本和網絡的渠道找到答案解決問題。再通過小組討論,他們獲得了新的信息,表達出自己對于案例的看法,鍛煉了他們獲取信息、團隊合作能力。最后小組討論后再以PPT展示的方式將小組的案例及解決答案分享給全班同學,鍛煉了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
在八年制的中醫臨床專業146人授課后進行的調查中發現,99.32%的學生認為這樣的案例討論課對于生物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有幫助的,85.2%的學生對以自身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方式持支持的態度,也有76.03%的學生樂意進行課堂展示。因此通過教學應用表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掌握必要的知識點,對于老師來說,這樣授課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McCombs, B. L., & Whisler, J. S. The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 and school.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7,P91
[2]惠洋,高旭.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 60-61
作者簡介:
郭麗新(1967-),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