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
【摘要】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小學階段的教育會對孩子以后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不光要教孩子文化知識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小學老師要認真對待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出現心理問題要及時矯正。文章根據自己多年從事小學生心理問題矯正教育展開了探討,提出了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189-02
現在社會進步很快,社會上的信息也非常多,小學生接觸社會的途徑也很多。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有些不好的思想出現。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對信息的篩查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小學生極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經濟和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非常重。家長會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保證孩子生活的物質需要,但是,有時候家長會忽略對孩子的心理問題的教育。雖然現在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提高,現在的小學生懂得的事情比以前的小學生多很多,但是我們也要正視,由于社會上不良思想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小學生違法犯罪的現象。有些小學生身上失去了以往的朝氣。小學生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未來。老師和家長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讓小學生恢復本來屬于他們的天真和陽光。經過對小學生的調查研究發現,現在小學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有些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情緒,不愿意和人交流。
一、造成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1.家庭教育
一個孩子首先接觸到的是家庭教育,家長在家里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家庭氛圍是不是和諧,家長是不是有好的教育理念,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有些家長雖然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是教育孩子沒有耐心,如果發現孩子犯錯了就一味責罵孩子,而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能給孩子耐心解決問題。長久下去孩子就會膽小怕事,害怕犯錯誤,不愿意和周圍的人交流,這樣的孩子容易自卑。所以父母要重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2.學校教育
小學階段學生初步進入學校,學校生活會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現在有些老師過分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長久下去,學生會對學校生活,產生厭煩心理,覺得很枯燥,沒有學習興趣。
3.社會影響
有些小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上的不良文化影響。所以我們要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抵制不良文化。
二、正確引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面向全體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要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考慮成績好壞,而要面對全體學生,注重他們的心理發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校要定期面對全體學生進行講座,提高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他們對心理健康的了解。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讓學生參加,增強他們的心理健康。
2.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的情況不一樣他們生長的環境也不一樣,所以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候,就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展開個性化的教育,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道路。分析每個孩子的心理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實現個體化的教育,提高教育的效率。
3.耐心寬容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還比較天真,想事情比較簡單,我們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過程是漫長的,結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教育者有耐心寬容對待孩子。教育孩子是一項需要耐心的工作,如果教育者沒有寬容心和耐心,那么學生就不可能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老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增強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
結束語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我們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郭小磊.小學生心理指導及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7,07.
[2]吳滌.當前我國小學生心理教育問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