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靜
[摘 要]基于新課改這種背景環境下,不斷出現新的高效教學方式,打破了之前落后的教學方式,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推動了學生總體數學素質的提升,給學生今后學習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興趣;氛圍;創新意識;高效目標
原蘇聯教育家斯托利亞在《數學教育學》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也就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間教和學雙邊活動的教育。如何實施數學活動,新的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中,建立新的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在數學教學中我認為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切實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能夠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中生動、有趣的的情境,強化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操作、交流,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優化解題策略。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前,我思考:人民幣的認識離不開現實的換錢、購物活動。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少是肯定的。那么,怎樣彌補學生學習上的這個不足呢?這節課上我多處創設了換錢、購物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換錢、購物情境中認識人民幣。為了幫助學生理解1元=10角我創設這樣一個模擬情境:“小兔聰聰要買一塊1元錢的橡皮,可他手里都是角幣,有幾個1角的、幾個2角的、還有幾個5角的,他該怎樣付錢呢?誰能幫幫他?”學生通過個體的思考,小組的交流,得出了元、角的換算關系。在課的結束部分,創設一個模擬商店購物的情境,對所學知識得以檢驗,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讓數學從學生的生活中走出來,使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你會發現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明顯提高,課堂上學習的氣氛更加濃厚、每個孩子都參與了進來,課上發言的人次增多,就連平時從未主動發言的學生,都在小組內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還有引入生活中的事例,將社會生活中的時事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在感受時代脈搏的同時,學會數學知識。例如: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我結合我國“神州5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的消息,用多媒體出示“神州5號”的圖片,并用激動的語言告訴孩子們:“我國首次航天載人實驗成功了!”孩子們與老師一起高興、激動,感受科技的力量。老師接著問:“看到‘神州5號,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出了許多想法,真是好極了。“神州5號,你真棒!”“神州5號,你成功了。我要好好學習,也要像你一樣。”“長大后,我要坐上神州6號。”隨后,多媒體又出示“神州5號”不同部位的圖片,讓學生明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是不一樣的,以此導入新課 。可見,課堂教學是沒有邊界的,數學課也可以像語文課一樣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表達。科技發展的現實是振奮人心的,更使課堂增添了一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祖國如此遼闊,世界如此博大,宇宙如此神秘,各種新聞時事層出不窮,教師要善于捕捉其中蘊涵的數學信息,載入課堂,使課堂更為生動。
二、能夠營造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
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始終以民主、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基礎,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使課堂充滿“快樂”的氣氛,這就要求教師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把課堂還給學生,倡導學生有疑就問,讓學生個性張揚、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發展。例如:在上“角的初步認識”這一節課中,我不是一開始就向學生灌輸什么樣的圖形就是角,而是讓學生先從主體圖上去感知角的存在,在讓學生自由討論:你心目中的角是什么樣子的?你能不能根據自己對角的初步認知用學具設計出一個角嗎?你還能用紙折疊一個角嗎?通過這樣別出心裁的設計和學生不拘一格的動作表演,讓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地參與了動手實踐,接著在讓學生在小組內介紹自己做的角,緊接著讓學生試著畫角,再和全班小朋友一起歸納角的畫法。整個一課堂,同學們都是在民主求真的情境中去獲取知識的養分的。同時其間的小游戲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課堂的樂趣無窮,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更加強烈。
三、能夠創設情境,培養創新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形成不是自發的,而是教師為把學生引入積極的思維狀態而有目的的設置的。學生被這一有趣的情境深深的吸引,從而積極的對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選取,敢于提問。這些問題往往能大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明確探究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對于問題情境中隱含的“問題”,教師不要簡單地直接給出,應該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去提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更貼近其思維實際,更能引發探究。發現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新奇的,具有挑戰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導疑、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新課標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數數和數的組成”練習中有一幅“百球圖”小天使“聰聰”問“怎樣數比較快呢?”我問:“同學們,你們愿意挑戰自己嗎?”一年級的孩子是禁不住這樣鼓動的,頓時激發了學生們的征服欲望。“愿意!”孩子們大聲回應著。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小組內討論最后在全班交流。想出了可以按顏色數、可以一橫排一橫排10個10個的數、可以5個5個的數、還可以20、20的數……等等好多數的方法,隨后,同學們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判斷、選擇出自己認為數得比較快的好方法。
總之,在教學中,只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聯系實際,創設情景,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