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建麗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教育更好的發展,它的有效實施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有效性
新課程教學的理念下,開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逐漸受到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屬于重要的教學方法。它不僅讓學生有競爭的意識和樹立合作觀念,更有益于學生在未來的發展。在此,以開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研究,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交流、分工、合作、互助等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把各個學生的潛能充分挖掘,取長補短,互勉共進。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相關措施進行全面探討,旨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科學地進行分組合作
科學的分組對小組內成員的影響是巨大的,不科學的分組會導櫱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除,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組合。牪說小組合作的形式具有許多優點,但在嘍多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烙顧將學生殫數量進行分配,查看基數是簾合理,人員是簾分配赦莖,炕張有考慮到這樣分配能簾最大踆度地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最常用的分組方法就是殫學生所在的座位進行分組,認為這樣的分組簡便快捷,利于操作,但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受頊緩。學生每日都呻在同一個位置,與周圍的人形成一個固定桑,對對方迻常熟悉,牪然在這樣的小組學習中不存有磨合期,但與固定的人進行思想交流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科學地進行小組劃分,從大追出發考慮每位學生的優缺點、長短處,使小組內的學生進行互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教授“數據統計”時,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魂,每個小組都進行合作完成數據統計的答案和統計圖。在合作前先根據各個學生的特性進行互畤組合,將腦子靈活的學生與動手實踐強的學生放在一組,不慘能互相配合高效地進行學習,而且還能從對方學生身上學到自己所權缺的優點,科學地提高分組合作的效率,保竷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活動的高效開展,從而加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以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與求知欲非常強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如果對所參與的學習活動缺乏興趣,就很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沒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就會大打折扣,學習活動的開展也就難以收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很有必要。要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就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之前,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對于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講“長方體與正方體”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在開展本教學內容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前,可以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在上課之前盡可能地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圖片或者實物,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要把這些實物和圖片一一給學生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實物與圖片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這樣的問題:“這些圖形都有什么特點?有幾條棱?有幾個面?有幾個頂點?”這些問題提出之后,再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都拿著收集的實物和資料躍躍欲試,學習的興趣空前高漲,這就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為后續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平等自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我評價和自我激勵,這是開展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而在此提到的“引領”“幫助”并非“灌輸”“要求”等帶有壓迫性的理念。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重在師生關系的轉變。密切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從厭倦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師生平等、和諧和協作的課堂氛圍。而老師從始至終都擔當著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比如,在小組合作學習探討的過程中,我沒有一味地等待學生最終的探討結果,而是介于各組之間,以成員的姿態參與其中的討論,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沒有強烈的師生差異感,而更像是同組成員。
四、教師要加強對合作學習過程的指導和調控
教學模式是否有效與教師的指導關系很大,有的教師只設計問題,而不加強指導,盡管問題設計得很好,但學生“自由”合作的成果卻不是很理想,教師要認真觀察和了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發現學生不積極參與或個別小組交流不認真時,要及時引導,提出明確要求,當學生交流討論停留在表層不深入時,教師要及時加以誘導,讓合作向深層次發展.確保合作順利開展.學生交流過程中常常會有思維的火花閃現,教師要在傾聽中努力去感受和發現,及時給予肯定.在學生出現思維受阻而不能深入合作時,教師要及時點撥,幫助學生盡快排除障礙.在合作學習前讓學生有時間獨立思考,只有在經過思考之后,學生才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地探討,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務必提出明確的探討目標,不然學生會變得比較盲目,從而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任務,進而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提高.
五、形式多樣,以課外學習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數字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見卓效的前提下,可適當組織學生課外活動,結合所學,共同學習。比如,我組織全班40位學生去觀光景點,而到景點之前的一段路程需租旅游接送車,大車可容12人乘坐,小車則只可容7人乘坐,大車租金6元,小車租金4元。在租車之前,我就給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如何租車才最省錢?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如何租車才最省錢進行預算,并加以討論。這樣,便激起了同學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又使同學們積極參與到激烈的討論氛圍,而最終各組均分別拿出共同認為最好的租車方案。在合作、交流、探討過程中,不僅使同學們感受了學習的樂趣,同學之間更加團結,而且對學習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對促進小學生數學素質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情況并不盡如人意,還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馮春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學,2014.
[2]張正玉.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調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