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立+陳燕妮
摘 要:近年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堅持以生為本,將工作重心由問題輔導和危機干預轉化為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塑培,從“工作機制、平臺建設、心理課程、輔導服務、實踐活動和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創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提升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人文關懷 積極心理學 心育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要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近年來,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堅持以生為本,秉承積極陽光心理理念,扎實開展陽光心育工作,助推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一、構建陽光心育體系的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一再強調:思政工作從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突出人文關懷。
所謂陽光心理健康教育,即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和積極心理學為指導,注重人的自我價值實現與發展,即幫助人達到人之所至的最佳狀態;而積極心理學不僅關注傳統心理學如何減輕人們的痛苦,更專注于人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品質的提升,研究如何建立人們生活的幸福感,并使幸福感持續不斷。
目前,國內一些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視對學生職業素養與心智教育。當前,高職生大多為95后、00后,自我意識強烈,崇尚個性、追求自由,部分學生還存在自卑、迷茫、人際困惑等心理困擾。學校從人本主義出發,積極構建陽光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從而激發學生內在動力,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全力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成功創業就業。
顯然,陽光心育體系的構建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學校和諧穩定和心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學生獲得積極關注,減少了學生“習得性無助”現象,使學生獲得自我價值感和群體歸屬感,學習、生活更加充實;其次,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有助于學生的心靈平和,也促進了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再次,有助于進一步完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二、如何構建陽光心育體系
1.建立多向聯動的陽光心育工作機制
近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一并納入人才培養體系,設置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中心,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平臺”(學校-院系-班級)和“心理危機干預五級防護網”(學校-院系-班級-宿舍-學生),充分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前移、重心下移。
2.搭建“園館合力”的陽光心育工作平臺
目前,我校充分借助實體與網絡平臺,雙路徑創新開展陽光心育工作。現已建成1個環境溫馨、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實體心育平臺“怡心館”,并通過了省級合格心理咨詢室評審,完成了“致美心源”等4個省級大學生特色成長輔導室;建設了 “空間怡心園” 、“一米陽光心靈花園”微信公眾平臺、“班級晴雨表”危機干預系統、“心靈方舟”等立體化的網絡心育平臺。其中,“空間怡心園” 獲評為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一米陽光心靈花園”微信平臺立項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網絡文化精品項目。“怡心館”實體平臺和立體化的網絡平臺互通融合,為學生提供了多維度的心靈港灣。
3.開設陽光心理健康課程
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采用“主修與輔修”、“課堂知識傳授與課外素質拓展”相結合的方式,傳遞積極心理理念,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4.實施陽光心理輔導服務
學校堅持“預防為主、咨詢為輔”的方針,一是心理咨詢與特色輔導相結合,用愛心、耐心、真心服務每一位學生。每天安排專兼職心理教師在怡心館值班,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咨詢服務,并有專人負責“空間怡心園”網絡咨詢;院系通過特色成長輔導室主動為學業困難、就業壓力、創業意向、適應困難等學生提供特色化的成長輔導,有效解決學生人際、學業、情感等心理困惑;二是心理普查與危機預警相結合,及時干預學生的心理危機。學校嚴格落實“五早”機制,如每年進行新生心理普查,為每名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每月堅持心理危機排查,對篩選出的高危個體進行約談、跟蹤服務,聯系家長共同做工作,對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設法送醫院進行診療,確保了心理危機零事故。
5.打造學生體驗式陽光心育活動品牌
學校將工作中心由關注學生問題轉變為關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提升,通過開展學生體驗式陽光心育活動,積極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現已形成陽光“五元素”(包含新生入學教育、心理普查、“怡心館”開放周、陽光寢室素質拓展、心理劇表演)、“陽光每一周”等品牌心育活動。通過活動開展,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感恩信任等良好心理品質,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健康成長。
6.建設專業化的陽光心育工作團隊
學校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的心靈導師隊伍和助人自助的學生朋輩隊伍。近年來,學校將沒有心理咨詢師資格的40名輔導員參加國家心理咨詢師培訓。現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3名,三級心理咨詢師32名,專業的心健教師團隊實現了高水準的育人質量;學校每年對愛馨心理協會會員、班級心理委員、心理部成員開展“陽光天使助人自助”培訓。共舉辦6期385名學生獲得“陽光天使”證書,他們協助老師有效開展各項心育工作,充分發揮了學生朋輩心育功能。
三、構建陽光心育體系的初步成效
一是實現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覆蓋。通過健全工作機制,完善相關制度,有效吸引了專業教師、輔導員教師參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實現了“三全育人”。二是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近年來通過開展陽光心育工作,學生人際困惑、學業壓力、情緒困擾等問題逐漸減少,心理危機一直保持零事故。三是提升了學生心理素質。通過體驗陽光心育活動,培養了學生自信、感恩的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培養出了一批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技能型藝術設計人才。四是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5%以上,提高了學校在企業和社會中的美譽度。
參考文獻:
[1]李虹霞. 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園”“館”合力雙路徑創新開展陽光心育工作--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嘗試[J].科學時代,2015,(2):16-18
[2]陳艷麗,盛秋芳.高職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的途徑和方法[J].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2) :61-63
作者簡介:彭澤立(1966—),男,湖南長沙市人, 副教授;陳燕妮(1985—)女,湖南益陽人,講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