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娟 尹春
摘要 本文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在甘肅5個典型林區選取19名從事林業生產各環節的專家,開展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需求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并與林業氣象服務業務現狀進行對比,發現甘肅省現有林業氣象服務的類型及服務方式基本符合林業氣象服務需求,但服務質量及專業程度不高。
關鍵詞 林業氣象服務;現狀;需求;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 S7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138-02
Abstract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requirements of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as investigated by 19 experts working in different process of forestry production in 5 typical forests picked from Gansu.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and comparison with status quo of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it was found that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 types and service modes basically met the service demands,but the quality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and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was lower.
Key words forestry meteorological service;status quo;requirement;Gansu Province
林業是對氣象因素敏感度較高的行業,無論是林木生長所需的光照、降水、氣候等要素,還是森林災害的發生,都與氣象條件有密切的聯系[1-2]。甘肅省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及頻發的大風、雷電、霜凍等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森林防火、林業生態保護、生態旅游以及林下經濟等工作的順利開展[3-4]。雖然甘肅省氣象局陸續開展了森林火險、林業病蟲害等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但服務精細化、專業化水平與保障林業生產仍存在很大差距。通過林業氣象服務需求調查,能直接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林業氣象服務[5-6]。
1 林業氣象服務現狀
針對甘肅林區主要災害,氣象部門重點開展了森林火險、林業病蟲害及林區熱源點監測服務。服務產品圍繞上述3個方面,涵蓋短臨預警、中短期天氣預報及短期氣候趨勢預測,主要包括林區森林火險預報預警、林業病蟲害預報、重大天氣過程預報、短期氣候趨勢預測、氣象干旱監測、火點監測等。服務產品主要通過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為林場提供服務。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網絡的方式為相關負責人發送,主要景區森林火險等級預報通過電視、新媒體渠道對外發布。林業氣象服務主要以氣象部門提供服務產品,林業部門根據預報結果開展單方向服務保障工作,缺少雙向、實時的信息互動平臺。
2 林業氣象服務需求調查
2.1 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在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立遠林場,甘南州迭部縣的達拉林場、洛大林場、臘子口林場,以及蘭州市永登縣連城國家自然保護區5個具有代表性的林區中,挑選19名專家參與調查。專家類型涵蓋林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其中領導型5人、管理型6人、技術型 5人、財務型3人。專家依據工作經驗,填寫氣象服務需求調查表。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林區主要災害類型、災害防御設施、需要的氣象服務種類、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渠道4個方面[7]。
2.2 調查結果
2.2.1 林區主要災害。林區災害與降水、風速、溫度、雷電等氣象要素密切相關[8-9]。由于甘肅省氣候干燥、常年少雨,參與調查的5個林區最主要的災害均為森林火災,處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海拔,并伴隨干旱、病蟲害、洪澇災害的發生。
2.2.2 林區災害防御設施。林區預警設備以林區管理處的電話傳真、林場主要負責人手機、景區電子顯示屏為主,設備均由林業部門安裝設置,林區管理人員維護。林區建有隔離帶、防火通道,并合理配備滅火工具;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災害易發時段加強巡察,密切監視火災災情或病蟲害疫情。
2.2.3 氣象服務需求。調查顯示,林區最需要的5類氣象服務產品為森林火險預報預警、森林干旱監測預報、森林火點監測、雷電監測預報和林業病蟲害預報。由表1可以看出,林業部門對引發災害的氣象要素監測、預報信息及分析需求較大,對于林業長勢、負氧離子監測等林業信息需求并不迫切。此外,除大風可能加重火勢以外,沙塵暴對林區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此,林業部門對沙塵暴監測預報產品無需求。
針對甘肅林區主要災害為森林火災這一特點,林業部門在冬季重點關注森林火險等級預報,以及與之相關的旱情、降水預測信息;在其他時期關注與病蟲害發生發展有關的氣溫、降水、濕度等監測、預報信息。2—4月林區氣候干燥、人為用火增多,林業部門關注林區中長期天氣預報。發生火災后,森林火災撲救需要遙感監測火點及過火面積評估產品。
2.2.4 獲取氣象服務信息渠道。由表2可以看出,被調查人員都希望通過手機短信渠道獲取氣象服務信息,其次為電話(傳真)。手機短信因在信息傳播中具有快速、精確等特點,是預警信息獲取的最佳氣象服務產品。而電話(傳真)信息量遠大于手機短信,更適合傳播重大信息及詳細分析材料。向決策用戶及應急責任人發布預警信息應首選手機短信,向管理部門及林區監測點通報重大監測、預測信息及詳細的分析材料應選擇電話(傳真)的方式。
2.3 調查結論
2.3.1 氣象服務在林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所有被調查人員無論對氣象服務滿意與否,均肯定了氣象服務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認為氣象因素深刻影響著林業發展,林業氣象服務非常重要。
2.3.2 林業氣象服務產品類型符合需求,但服務質量不高。通過對比林業氣象服務需求和現狀,可以看到目前的林業氣象服務產品類型、服務方式等基本符合林業氣象服務需求。但服務產品預測內容偏多,林區預報時空分辨率不足,部分氣象服務產品質量不高;氣象服務產品側重氣象要素分析,缺乏氣象要素對林業生產影響的研究。這些都大大限制了氣象服務在森林防火、林業發展中的作用。
氣象部門多年來逐步形成了森林火險、林業病蟲害等氣象服務重點,但有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業資源開發、林下經濟發展等技術研究及氣象服務尚未有效開展。由于缺乏基于地理信息及生產影響的林區精細化服務產品,服務過程中氣象服務產品淪為參考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精確建議的能力不足。
2.3.3 林業氣象服務渠道及預警設備少。林業氣象服務渠道以手機短信、電話(傳真)為主,預警設備也以移動或固定電話為主,沒有統一的服務及預警系統,缺乏相互備份的信息發布手段及預警設備。
2.3.4 林業氣象合作深度不夠。自2005年以來,甘肅省氣象、林業部門先后建立了森林火險預報、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氣象預測預警等合作機制,在防控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林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合作內容主要涉及服務保障層面,而數據共享及業務技術層面的合作不足,由于林業氣象服務的技術指標、專業預報模型發展滯后,導致服務產品缺少林業專業技術的融入。
3 建議
通過調查得知,林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雖然得到普遍認可,但服務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導致氣象服務在林業生產過程中并未發揮實質作用。應不斷拓展氣象、林業兩部門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加強部門數據共享、專業技術合作,將精細化數值預報及林業氣象服務技術指標融入林業氣象服務業務,切實從預報時空分辨率、專業技術水平、信息服務效率等方面增強林業氣象服務科技水平。
4 參考文獻
[1] 王立斌,劉巧紅.氣象在林業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探析[J].農業與技術,2013(3):153-153.
[2] 王春乙,張繼權,霍治國,等.農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與展望[J].氣象學報,2015(1):1-19.
[3] 姚曉紅,秘曉東,許彥平,等.氣候變暖對天水市國有林區林業產值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06,27(2):118-121.
[4] 張建新,錢錦霞,任慧龍,等.氣象因素對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發展的影響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3):458-461.
[5] 嚴曉瑜,劉玉蘭,李劍萍,等.寧夏旅游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和服務需求調查[J].氣象科技,2012,40(6):1068-1074.
[6] 馬鶴年.氣象服務學基礎[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7] 周小云,陸文,張秋燕.氣象服務調查問卷的設計[J].廣東氣象,2010,32(4):38-40.
[8] 徐明超,馬文婷.干旱氣候因子與森林火災[J].冰川凍土,2012,34(3):603-608.
[9] 王云變,劉洋,王成虎,等.干旱對山西林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