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銀鳳
摘 要: 本文基于校企合作,分析了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征,并深入探究了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現狀。針對人才培養目標尚未明確、課程設定特色不夠明顯、院校企業雙方缺少互動、訂單班級管理急需加強等問題,分別從確立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深化校企雙方合作、強化學生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廣大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切實解決院校和企業需求間的相互脫節的現實問題,從根本上實現院校、企業和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 校企合作 藥學專業 訂單式培養 現狀及策略
引言
近年來,許多院校都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是保證院校就業率的重要有效途徑,為院校、企業及學生提供有效平臺,是實現三方主體共贏的關鍵載體。院校就業率得到提升,就無須擔心學生未來的就業問題,企業能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培養合適的專業人才,充分節約培訓成本,讓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企業。對于學生來說,從入學之初就建立未來的職業目標,這樣既能夠在院校學到全面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又能夠通過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了解更多的企業文化,學習企業有關管理機制,為迅速融入企業、成為企業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特征
(一)院校和企業共同簽署協議、成為長期合作伙伴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中,要求院校與企業應按照市場形勢、企業和學生需求,根據當地市場發展的現實情況,遵從教學的基本規律,針對需求結構共同構建滿足培養方、受教者及委托方三者利益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詳細化及精細化訂單。企業既要與院校簽署用人協議,負責接收院校畢業生,又要參加培養方案的構建、落實等事宜,由于這樣的人才培養方案有崗位針對性,因此,有效減少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的適應時間,真正實現無縫對接。專業設定和企業實際需求相吻合,實踐技能培訓和崗前培訓需求相吻合,培養目標和企業標準相吻合,不僅節約了企業的培養成本,還為企業儲備了大量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讓院校變成了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重要基地。
(二)院校與企業資源優勢互補、雙方資源整合利用
按照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院校與企業之間在人才培養當中應是一種相互協作、互惠互利的關系。為了讓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充分滿足訂單和工作崗位的需求,確保人才質量,院校和企業應積極運用現有的全部的有利條件,投入充足的物力、人力及財力,提供完善的教育基礎設施、實習場地等,并可按照教學的基本規律,合理安排學生的實踐和學習活動,讓廣大學生不僅能夠掌握重要的理論知識,還能夠了解相關崗位必備的技能,促進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既能有效解決院校與企業需求脫軌的問題,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資源及場地等方面的優勢,調動企業參加人才培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現狀
(一)人才培養目標尚未明確
某些院校訂單班級通常在第二學年在開始創建,在高等教育期間,學生一般前幾年在校內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最后一年再到企業中頂崗實習。若是學生在入學之初便開始接受傳統的人才培養,第二學年在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則會導致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后性。讓學生難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及適應企業,企業也難以明確學生的現實需求。這樣將直接造成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現實需要的脫節。
(二)課程設定特色不夠明顯
在校企雙方訂單式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通常只是依據院校人才培養計劃設定相關課程,并未充分顧及企業的現實情況,造成學生的學習缺少針對性。并且,在教師教學方面針對性不強,難以真正突出訂單班級的顯著特色,這樣導致學生在日常學習與工作中意識不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難以切實滿足企業的現實需要。
(三)院校企業雙方缺少互動
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中院校充當的是主要角色,對于供大于求的就業現狀,僅僅憑借院校主動聯系企業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也不夠充分。可目前,在校企合作中,企業缺乏推動校企深入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的根本動力,探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院校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是要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日后就業上的問題,以此保證招生率。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往往注重的是自身的經濟效益,在缺少有效獎勵政策的情況下,部分企業對訂單式人才培養往往態度較為冷淡。
(四)訂單班級管理急需加強
訂單班級學生在企業實習中,將不再遵從院校日常管理體制,而是按照企業的管理準則。從原則上說,學生應同時接納院校和企業的雙向監督與管理。在事實上,由于學生已經走出校園,輔導員及專業教師管理訂單班級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困難,單純利用電話及隨機檢查并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學生在企業中的實習表現,更無從談及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訂單班級學生的實習身份容易讓訂單企業忽視對他們的嚴格監管。久而久之,院校與企業會因管理不當,造成訂單班級學生松散、懈怠,降低學生的工作積極性,將來極易出現跳槽現象。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策略
(一)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在學生進入校園之前,院校和訂單企業應提前制訂出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開展有關專業,系統選擇訂單班級的學生。與此同時,學生也可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挑選各個專業的訂單班級。這樣院校、訂單企業及學生三方主體都會有明確的目標。企業可依據自身發展需求培養專業人才,院校可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設定各種特色化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二)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院校按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和現實需要,和企業共同設置針對性較強的專業課程。比如,針對藥學專業來說,可以培養優秀藥品銷售人才為重點,以指導病人科學用藥為核心,開展臨床醫學總數及藥理學這種課程,也可增加常見疾病用藥指導方面的課程。此外,院校還應開展一些與企業有關的課程,邀請企業中出色的生產人員和管理專家來校詳細講解有關企業藥品生產制作及管理等各個方面的詳細操作過程,以便讓廣大學生更好全面深入地認知企業文化,了解企業管理體制,為將來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深化校企雙方合作
充分發揮院校、企業及社會相關部門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深化校企雙方的合作。具體來說,首先,院校應加強與合作企業間的聯系和溝通,相互派專員進行溝通和學習,以此構成長期有效的交流體制。其次,企業在訂單式人才培養過程中應主動承擔起責任,為院校培養高素養、強技能的專業人才提供良好的平臺和機會,同時院校與企業還要協同對訂單班級學生進行隨機檢查、審核、評價及表揚。例如,可根據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獎學金及助學基金的方式,調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讓訂單班級的學生深切體會到企業的人文關懷。最后,社會相關部門,例如就業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紐帶作用,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為院校和企業的深入溝通和交流提供有效平臺,并通過構建獎勵機制,更好地深化校企雙方合作,確保訂單式人才培養的質量。
(四)強化學生日常管理
從學生的角度講,輔導人員與授課教師應定期查看訂單企業中學生的具體實習情況,強化和企業、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全面掌握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并將搜集的有關信息及時反饋給院校。訂單企業應加大對訂單人才的管理力度,及時掌握學生的真實工作狀態,將學生在企業中的實習信息反饋給院校,從而構建校企聯動制度,有效解決訂單班級學生在企業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地為訂單班級學生的學習和實踐提供良好條件。此外,還要制定健全的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踐體制,包含校企雙方人才培養協議、人才培養規劃、人才培養方案、人才質量評價等,依據訂單協議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實習與就業活動。
結語
藥學專業基于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能夠進一步深化院校與企業間的長期合作,充分體現高等教育按照企業現實需求培養人才的特征。同時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還能讓企業在用人上變得更加積極主動,最大限度地培養出符合企業及工作崗位要求的專業人才,最終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完善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此外,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也能讓學生在入校后第一時間掌握相關工作崗位的具體要求,極大程度地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崗位適應能力,真正實現院校、企業與學生間的共贏。
參考文獻:
[1]吳鋼,馮藝萍,陳君.高職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實踐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2(05):59-60.
[2]周振華,駱航,李玉婷.高職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7):7-8.
[3]李本俊,張宇,劉博,孫雪菲.高職藥學類“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問題和對策[J].遼寧高職學報,2015,17(06):32-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