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碧輝 符靖茹 吳斯敏
摘要 本文結合廣東省四會市農業發展實際,分析了四會市農業氣象服務工作開展現狀,探討了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的發展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農業氣象服務;現狀;發展對策;廣東四會
中圖分類號 S1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22-0212-01
四會市位于廣東省中部、肇慶以東,珠江三角洲西北邊緣,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 765.9 mm,年平均溫度21.6 ℃,年平均日照時數1 648.1 h,四會市自然資源和農業資源特別豐富,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四會市不斷創新農業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環境和資源優勢,積極面向市場需求,引導農戶發展花卉苗木、蔬菜、奶水牛、龜和鱷魚等特色農業,走發展特色農業道路,形成“一鎮一品”區域特色化農業產業格局。四會市氣象部門應不斷轉變氣象為農發展方式,結合農業發展實際需求,優化農業氣象服務模式,從而取得良好的農業氣象服務效果,為推動當地農業健康發展提供可靠服務保障[1-2]。
1 現狀
1.1 開展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
當前,四會市通過開展農業氣象服務,建立農業氣象直通車、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等服務對象的數據庫和相應的氣象服務指標庫,制定規范的專業氣象服務流程及農業氣象旬月報、氣候影響評價等專業服務產品。如在2017年11月下旬四會市特色農產品砂糖橘收獲時節,氣象局業務人員積極深入當地砂糖橘種植基地,開展直通式農業氣象服務,認真了解砂糖橘采摘階段氣象服務需求,針對濕冷天氣在采摘期反復出現的狀況及砂糖橘喜溫怕冷的特性,提供最新氣象預報及科學應對措施,從氣候角度及時提出采摘有利時機,提醒果農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切實保證四會市砂糖橘高產豐收。
1.2 氣象科普宣傳助力為農服務
2018年春季,四會市氣象局積極參加肇慶市2018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江谷分會場)科普宣傳活動,以解決農業農村發展、農民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由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宣傳氣象科普知識。技術人員積極展示四會市氣象局微信號、微博公眾號,通過關注公眾號農民群眾能快速方便了解天氣信息并及時合理安排農業生產活動;發放氣象科普宣傳資料,如農村防雷知識、防雷避險手冊、防雷減災36計等;首次展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炮架,為農民群眾科普炮架發射原理及人工影響天氣對農業生產生活的積極作用,群眾反映強烈,該活動獲得當地農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2 問題
2.1 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缺乏多樣性
隨著現代農業迅猛發展及農業種植結構的優化調整,在發展現代化農業過程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體現在氣象為農服務內容由以往單一對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工作轉變為涉及氣候資源開發、設施農業服務、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及關鍵農事季節氣象服務等內容。傳統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缺乏針對性,與多樣化農業生產需求存在差距。
2.2 氣象為農服務信息傳播時效性差
農村是氣象災害防御薄弱區,受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互聯網在農村未得到全面普及,再加上氣象信息覆蓋率不高及廣大農戶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導致氣象為農服務信息傳播時效性較差,使得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2.3 農業氣象服務專業性不強
由于各類因素影響,氣象部門內部缺乏既懂氣象知識,又懂農業、計算機信息知識的復合型專業農業氣象技術人才,難以深入開展氣象為農服務,無法全方位掌握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需求。氣象部門所提供的氣象為農服務產品缺乏一定專業性與實用性,還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生產具體需求。
3 發展對策
3.1 提升農業氣象服務多樣性、精細化水平
加強四會市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根據氣候特點開展多樣性氣象服務,在確定各地區與主導農產品時應分區域開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針對如何提高農作物品質與產量提供有關氣象服務信息及服務產品,第一時間發布未來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及防災技巧。根據氣象信息獲取最佳氣象為農服務方案,科學規劃布局農產品銷售區域及上市時間。
3.2 拓寬氣象為農服務信息覆蓋面
四會市氣象局可借助LED顯示屏、鄉村預警大喇叭、手機短信、微博、微信、網絡等媒介及時發布氣象災害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強化農村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在農村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及農業信息技術推廣合作;加強與當地新聞媒體溝通合作,拓寬氣象災害天氣發布渠道,提升農戶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發揮現代農業氣象服務的作用[3]。
3.3 提升農業氣象服務專業水平
四會市氣象部門應強化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人員培訓,將內部培訓與外出學習有機結合,增強農業氣象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知識水平,爭取更多科研立項機會。采取科學合理方法對本地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產量預報、關鍵農事生產季節預報、病蟲害預報等農業氣象服務產品進行探究,強化農業氣候資源精細化區劃;強化網絡傳媒技術學習,落實好農經網推廣宣傳工作,為農民提供基礎網絡操作技能培訓,及時更新農業天氣預報信息及農產品銷售信息,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四會市農業氣象服務專業水平[4]。
4 參考文獻
[1] 聞小艷,苗國秀.張掖市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現狀及發展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8):255.
[2] 婁方群,李連榮,李蓮康.貴州貴陽市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探析[J].北京農業,2012(33):130-131.
[3] 張東福,余春華,王慶生.我國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現狀及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7(12):45-47.
[4] 顧娟,楊文海,王桂芳,等.農業發展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