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是小學數學知識的總結和延伸,也是高中數學知識的鋪墊和拓展,為了能夠充分把初中數學鏈接紐帶作用發揮出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國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重點研究了如何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隨著我國新課改政策的推廣和深入發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從教學實際環節出發,了解現存問題,針對性提出解決辦法,大膽地進行教學實踐,才能夠不斷地通過總結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
在教學活動當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決定了教學質量,據調查顯示,目前很多學生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表現出來的積極性不足,首先是跟數學教師的課堂互動性比較差,還有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選擇進行積極響應的學生只占據了少數,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倦怠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積極性。合作探究模式已經逐漸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用,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合作學習模式不夠了解,合作過程中不參與討論,參與積極性比較低,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2. 教學方法不夠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數學教師受到了傳統教學觀念的應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占據了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學習,忽視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合作學習模式還有探究學習模式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應用,很多教師對于多媒體教學也存在錯誤的認識,導致課堂教學質量無法有效提升。
3. 教學環節把握不到位
教學環節的把握對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說非常重要,教學是分為不同的環節的,有課前準備環節、課堂教學環節還有課后互動環節。應該是有一定的連貫性的,如果在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把握不到位,都會對課堂教學質量產生影響。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從各個環節來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把教學過程有機統一起來,形成良性循環。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1. 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在初中數學課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概念、性質、公式還有法則等理論知識,這些理論知識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很快就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和乏味。數學跟生活是分不開的,教師想要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可以從學生的身邊生活中挖掘數學問題,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來把枯燥的理論知識轉變成為容易理解的數學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了圓錐面的展開圖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屬于自己的燈罩樣式,設計完成之后進行手工制作,看看自己的設計是否合理。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性格比較活躍,教師可以適當性的設計有趣味性的教學問題或者是游戲競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調動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興趣。教師在跟學生溝通和交流過程中,要多一些親近,少一些威嚴,讓學生能夠在融洽的師生關系當中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技術設備,比如說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把抽象的教學知識形象化,讓學生能夠生動地看到函數圖像的變換還有曲線的坐標變換,從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利用情境創設優化學生思維
教師要通過建設問題情景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去。例如,在學習了直角三角形之后,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去測量一下學校的旗桿高度,詢問學生除了測量旗桿之外,還能在生活中哪些情況下運用到這個知識點。通過教學跟生活實踐相結合,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能夠一直保持在積極的活躍狀態。建立實踐情景模式,能夠幫助豐富學生的思維建設。學生通過實踐能夠不斷地嘗試和感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在畫圖、測量和建模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掌握知識點的運用方法,掌握數學知識的學習技能,從而具備豐富的思維方式方法。初中生都有競爭心理,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建立起具有爭論和辯論的情境,讓學生能夠體驗在認知上有沖突的知識碰撞,通過不斷地討論能夠提升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出創新發展意識。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探索培養學生掌握觀察、分析和歸納的有效方法,針對性鍛煉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培養學生具備完善的數學思維規律。
3. 重視教學環節
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不光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教學方法。教師要把教材分析徹底,明確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根據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設計好課堂教學,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把數學知識由淺入深地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教學除了要把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之外,還要培養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主動地學、自覺地學,讓學生能夠通過多種訓練了解所學知識,并且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意識,利用數學知識來觀察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加強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基于恰當的評價,能夠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從而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數學學習計劃,強化主動學習意識,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三、 結語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想要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首先提升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數學學習。教師要創新教學觀念,應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給學生建立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通過合作學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津津.淺談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時代,2013(18):38.
[2]張伍言.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3(05):34-35.
[3]鄭菊芬.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8):31-32.
[4]馬培群.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05):146.
[5]張強.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安宏亮,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雞兒咀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