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具有重大的影響意義。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的涵義做了簡單的介紹,并深入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培養教師教學語言藝術性的策略,希望以此能夠加快對高中數學教學語言的把握,提高課堂上數學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實踐
一、 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的涵義
高中數學教學語言的藝術性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課堂中,教師所利用的一系列的具有審美和教育意義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教學的規律,在這一個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表現方式。語言藝術性的表達方式,對于課堂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突出的意義。它不僅可以烘托出課堂的教育教學氣氛,而且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能夠對一些較為枯燥的公式、概念有一個生動的了解,以此來使整個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大大的加強。
對于課堂內容來說,每一個教師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講解的過程中,也會呈現出他們本身的特性,這就造成了最后的教學效果的不同。語言藝術性的表達方式也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和整個課堂。教師的語言藝術性表達方式較為生動合理,那么,其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是較高的,反之亦然。因此,對于高中數學教師來說,如何更好地掌握教學藝術性語言的合理使用將變得更為重視。
二、 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的作用
1. 提高教師的專業語言素質
教師這一職業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職業,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掌握好教學語言藝術性這一特點,符合教師終身學習的目的要求,有助于教師形成專業的語言素質,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一般情況下,善于運用語言藝術的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較高,而不善言辭的教師則擁有較低的威信。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充分的利用好這一優勢,從而推動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
2. 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高中數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較為枯澀難懂的科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過于的吃力,不能將課本內容很好的加以把握。如果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利用語言藝術,那么不僅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夠活躍整個課堂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中開展學習,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生完成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整個表現進行評價,在評價中,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好藝術性的語言,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把握,最終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 培養教師教學語言藝術性的策略
1. 使用藝術性導入語
教師在導入課堂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藝術性的導入語。導入語的設置,應該做到飽含深情,抓住學生的心態,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地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被有效地激發起來,這樣課堂就會顯得更加的活躍。當然,藝術性語言的運用也是十分講究的,這需要教師能夠充分的根據課堂內容,有目的地進行凝練和總結。
例如,在學習“集合”這一課時時,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剛過去的軍訓活動導入課堂:軍訓前接到學校的通知,8月20日8點,高一年級在操場上準時集合參加軍訓動員,那請問同學們,在這里這個通知的對象是全體的高一學生還是個別的學生呢?通過學生日常接觸到的事物來進行舉例,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2. 運用藝術性提問語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動,而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藝術性的提問語。為了使整個過程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在課下對整個環節的提問語進行設計。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具有矛盾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后根據學生思考的結果去進一步的提問和公布答案,這樣能夠充分的保證學生的合理有效的思考,開闊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講解了“函數的單調性”這一課時后,教師可以緊跟剛才的講解過程,詢問學生是否可以對函數的單調性證明過程進行總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夠很快地回答出來。
3. 使用藝術性評價語
藝術性的評價語,不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有一個比較公正的結果,而且能夠使學生更樂于去接受。教師在設計評價語時,要注重保證公平,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這一結果信服。此外,整個評價的結果也要具備針對性和個體化,這樣才能充分地展示出評估的作用,同時也體現了教師的努力和用心。
例如,在講解解析幾何這部分內容時,因為內容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往往不能得到最后的正確結果。教師在評價時,就可以運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明天會更好”“熟能生巧”等字樣,這樣可以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信心。
四、 結語
為了更好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運用藝術性教學語言的能力,不斷地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更大范圍內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芹.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的實踐反思[J].科技展望,2016,26(36):179.
[2]石巖.淺論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和發展[J].學周刊,2017(27):74-75.
[3]婁培杰.新課標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2008(03):50.
作者簡介:
黃國卿,廣東省河源市,河源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