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是這個時代的要求,學校教育必須做好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滲透,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整合為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圖像和數據處理能力,無論是作圖、還是計算,計算機都能夠迅速處理,給學生的抽象思維提供有效的觀察圖像。我們必須首先轉變觀念,對現代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做出大膽的嘗試,本文介紹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課程有效融合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有效融合
一、 與信息技術整合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必然選擇
數學邏輯性強、數字化、量化特點為數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提供了必要條件,作為一門極其抽象的學科,數學學科在學生學習和認知中,由于學生認知結構、知識水平、思維習慣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等等因素的限制,高中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還需要借助于直觀的圖片或者形象的材料來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對規律的掌握,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一些直觀形象的素材,這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客觀要求,而信息技術正好解決了這一困難,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不可替代的選擇。高中數學教學與現代技術整合乃是不可缺少的。
二、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
我們在課題組的統一安排下,經過長期的努力和實踐,在學校教學中得到了如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問題提出—自主探究—在線測試—上課討論—課堂總結—課后反思”的“翻轉式”高中數學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我們的教學模式中,基本體現了現代教學的基本理念,試驗了各種教學理念在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整合中結合與互動,在我們的教學模式中,我們體現了現代教學的主體化,學生學習的自主化,教學活動過程化,學生在教學中實現了自主探究與合作互動,教師在教學中實現了全程監控但精講多練,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為載體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方法、實現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效利用了互聯網這一現代技術的基本內核,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同時有效掌握了充分利用互聯網求助的現代技術的資源共享的便利性和互聯網知識的有效性。通過自主探究和教學活動的翻轉式實施,廣大學生學會了自己尋找問題、探究問題,并實現了在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性,實現了問題探究能力的提高,學習自主性的提高,在教學中學生通過互動實現了學習活動中的互助合作,在學習中實現了學會學科知識,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互動合作等等方面的品質,可謂一舉多得。
三、 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結合的具體教學模式的課堂運用
1. 問題提出
問題的提出是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學習的基本動力,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找到問題、提出問題,學會尋找問題便是學生在信息時代實現主動學習的首要條件,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讓學生積極質疑,提出問題,然后盡自己最大可能實現問題的研究與問題的解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或者學習中提出問題往往有心理障礙,首先學生怕在教學中或者學習中提出問題被教師批評,害怕學生嘲笑,害怕提出的問題與教學無關或者毫無價值,其實,這些情況的造成與學生在學習中被動接受、不積極主動學習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可以課前通過利用互聯網,解決大多數自己的疑惑,留下那些重要的或者難以理解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討論或者傾聽老師的講解。
2.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與提出問題應該是同步進行的,學生在提出一系列問題之后,自然要從課本或者借助互聯網或者向周圍同學求助積極探索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問題背后的知識或者數據支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過程便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可以自主解決大多數問題。
3. 在線測試
教師要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在線測試,教師可以就所要學習的內容編寫簡單的、引導性的導學案,通過互聯網軟件進行互聯網測試,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熟練掌握數學思維習慣,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熟練了解數學的認識規律,同時教師還要熟悉互聯網知識和互聯網軟件的運用。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將要學到的東西經過自主探究以后進行導學性的測試,教師通過測試可以了解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探究效果,對于那些大多數學生都不理解的東西進行集中講解,對于個別學生不會的內容可以通過安排課堂討論來解決。
4. 上課討論
自主學習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和課程講解,在課堂討論和課程講解環節,教師要注意材料的選擇和課件的制作,教師應該運用前面進行的在線測試的結果,對那些問題較大的內容進行展示和講解,對于少部分學生不會的內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課堂討論中,理解的學生可以加深印象,不會的學生可以理解內容,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組織課堂討論可以直觀地展示給學生所要解決的問題,也可以運用現代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些重要的結論,現代技術與高中數學的有效整合在這一環節得到集中的體現,教師們要精心備課,認真準備課堂教學中各項素材,實現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精講多練。
5. 課堂總結與課后反思
課堂總結是學生在課堂討論之后對于所學知識的回顧性復習,這一環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環節是學生將知識系統化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總結讓學生的知識更為全面更為系統,這個環節,現代技術展示了其強大功能,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軟件技術,或者簡單的多媒體條目性的展示,都會讓學生具有深刻印象。課后反思可以讓學生和老師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對本節課講解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
四、 結語
如何讓多媒體技術這一教學輔助手段服務于課堂教學,還需要廣大老師積極探索,而探索不能盲目進行,必須在學校教研處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必須要建立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包含硬件因素、軟件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在內的各因素整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措施的探討。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們要發揮團隊的力量,學校教研室統一領導下,廣大教師要分工明確,積極努力,在研究中熟悉現代技術的教學手段,實現教研教學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李海東.構建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中學數學課程.數學教育論壇.
[2]鮑紅梅.淺談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策略.數學教學通訊,2003(8).
[3]阮智勇.現代教育技術的地位與作用.教育部電化教育辦公室副主任.
作者簡介:
王偉,甘肅省白銀市,白銀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