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問,這是對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師生間的課堂互動、教學效率的提高的重要方法。現代數學教學中的弊端,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主要問題。結合傳統與現代的教學模式,對怎樣提高課堂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創意性有很大的幫助。在“數學的學習是智慧的磨刃刀”中,老師應該使學生的提問變得有意義,同時培養學生對于數學思維能力創新,從而進一步使教學質量逐漸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提問;創意思維;有效方法
一、 引言
中學階段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的做法都影響著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在學生時期關于提問中的創意思維的能力培養。提問中所體現的創意思維主要是在中學的數學教學方面,老師不應該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要對思想方面的教學嚴加管理。學習是來源于思考,思考是來源于疑惑,對于問題的提問是引起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起點,在課堂中老師要注重學生的疑惑和提問。根據教學的目標和教程中課件的設計是引起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式的教育的啟發性教學方式,提問存在于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老師的提問及學生的疑惑,是能夠開啟學生的思維創造和求知欲望,開發學生的腦力和興趣的增加。好的創新教學在課堂上不但能夠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在提問中不斷前進,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 明確目的
學生為什么會提問,學生是怎樣提問的,這點問題都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的提問幾乎都是與課本內容相符合,利用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作用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這過程不僅是體現了老師的教學質量,還對老師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規劃,讓老師在課堂上能夠針對性的去講課,而不是一味地盲目去講。那樣明確性的講課顯示老師的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能夠更高質量的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每一次提問和解答都對學生的思維開發很有幫助,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越來越熟練,有利課堂目標的實現。通過問題的解決程度和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開啟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探索欲和學習新知識的求知欲,這些因素老師都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
三、 把握時機
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時機性,在提問過程中也包含選擇提問的最佳時機。在不同時刻下的問題提問效果都是各不相同的,老師應該用敏感地觀察力去觀察學生的疑惑點和疑惑對象,及時的提醒學生最佳的提問時機。比如在上課時,學生的思維處于平靜狀態,對于舊的知識點進行溫習時,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對于這堂課的聽講提起興趣,注意力變得集中。當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的狀態時,比如在知識點的深入了解進行說明性和分析性的內容補充,持續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當學生在思維活躍度下降時,比如在快下課的時候,對于基礎性和聯系性的內容進行教學,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 對象提問
在不同學生對于不同問題的理解上,進行針對性和合理性的教學目標。有些老師喜歡問學習好的學生存在的問題,學生了解知識輕松回答,老師聽著也省心。但總是針對學習好的學生進行疑惑解答,長時間的解答讓學生中等或學習差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問題或疑問老師是不會理睬的,在課堂上扮演聽眾和觀眾的角色,逐漸處于消極狀態,學習自然就不如意。這樣使學生的積極性下降,無法完成整體的教學質量提高。而有的老師卻只注重學習不好的學生,為了使他們的學習成績提高,就在課堂上重復式的講解內容,讓學習的氛圍變得松懈,更大程度上的影響了教學質量。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關注學習中等的學生,他們的疑惑問題包括學習不好的學生的問題,有時也包含學習好的學生所犯的錯誤,這就要集中學習中等的學生疑惑點,要求全班學生認真聽講,在有一點難度時,讓學習好的學生進行講解和補充。
五、 有效方法
(一) 情境問題:數學課堂的教學前提是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例結合起來,沒有相應的實踐案例,學習就相當于是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水的魚兒、沒有根的樹木。老師要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上利用相應的生活實例,在面對不同的教學環節上要善于變更,用充滿趣味的問題讓課堂充滿活力和創新。比如在“不等式的基礎學習”時,運用情景模擬創建問題“全班學生只有一部分去了海洋極地觀賞,每個人票價是80元,一次買20張票,每張票可以少10元,那么請問怎樣買票更劃算?”這樣讓學生的解題欲望提高,在變換條件和因素的前提下,讓學生利用各自的方法去解決,闡述各種不同方法的自我意見。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數學中的不等式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進一步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 質疑問題:創新的培養是從發現并提出問題開始,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疑惑就是對老師講課的最大提醒,學生的疑問越多,求知的欲望就會越強大,學習的興趣就會越濃厚,這樣的創新思維、意識、精神就會在疑惑中提高和強大。比如在“二次函數”中,已知一個二次函數過(0,1),頂點坐標為(8,9)求關系式。讓學生自己進行公式計算,老師不要急于把思路告訴學生,不然學生只顧答案的正解,而忽略開創自己的腦力去思考解決問題。
(三) 拓展思維: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創新的開端,打破傳統方式讓學生從多方位進行思考,對疑惑點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六、 結束語
在課堂上對于問題的提出能夠合理的解答,不但能活躍氣氛讓師生間的關系融洽,還能通過學生的疑問反應教學的不足使教學質量不斷地提高。在新課改中老師對于課堂提問更加注重,學生們要在提問中勇于擴散思維,使得創新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突顯有利作用,讓學生們學習數學得意識更加濃厚。老師們要深刻體會到創新對于我國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社會改革的必要性,所以要在課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去提問,鼓勵學生去發散思維,讓創新性的思維得到提高。讓教學中的疑問火種去點燃創新的火苗,讓課堂成為學生提問的地方,讓提問成為創新思維的導火線,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擁有一個善于提問的心態,擁有一個善于創新思維的大腦。
參考文獻:
[1]張永林.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對策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6(10Z).
[2]王雪飛.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外交流,2016(36).
[3]劉偉光.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文理導航旬刊,2017(11):23-23.
[4]王世波.試論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7):153-154.
作者簡介:盧桂蘭,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坎市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