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波
[摘要]隨著中國建筑行業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多,高職建筑行業英語的重要性也得到充分體現。文章立足目前高職行業英語教學現狀,以建筑行業英語教學為例,利用信息化移動教學平臺,展示了可應用于高職行業英語教學中的移動學習相關設計理念及實踐操作技術。
[關鍵詞]高職行業英語;移動學習;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14- 0160-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2018.14. 070
一、引言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的進一步加快,2013年我國又提出了“共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越來越多的中國優質企業走出國門,在很多行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建筑行業更是擔當著主力軍的角色。
據統計,僅在2015年,在國內市場中由“一帶一路”海外項目基建投資拉動的國內基建投資規模在4000億元左右;在國外市場中,中國建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建筑工程項目合同2998份,新簽合同額716.3億美元。
隨著中國建筑行業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于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也更加重視英語尤其是建筑英語的掌握,這也對國內具有建筑相關專業的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國內多數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通常安排一個學年,每學期70 - 80課時,共140 - 160左右,普遍低于教育部在2000年制定的《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規定的180 - 220的課時要求。因此,為解決上述矛盾,基于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移動學習,這種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又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方式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
二、教學設計
(一)針對行業需求,科學設置建筑行業英語內容。
高職教育的方向是培養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學也應具這個特點。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了“建議高職英語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薄巴ㄟ^開設行業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彼裕⒆阈袠I需求,以實際應用為出發點,科學設置建筑行業英語內容。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根據以上要求,我們制定了城建學院行業英語內容為:Unit 1.建筑項目的可行性研究;Unit 2,建筑合同;Unit 3.建筑測量;Unit4.建筑材料;Unit 5.建筑設計;Unit 6.建筑施工。單元內容從土建項目的立項到實施,橫跨了整個流程,涉及了建筑學院所有的七個專業方向,讓每一位學生都能了解建筑施工的全部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專業特色會有不同的側重,比如造價和建筑經濟專業就側重于Unit 1.建筑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學習。
(二)根據學生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難度。
高職學生的來源相較于本科院校顯得比較復雜。生源主要來源三個方面:①普通高中的應屆畢業生,這類學生英語基礎普遍都比較好;②來源于職高的單考單招的學生;③來源于中職的“3+2”的學生。后兩類因為中學是職校的緣故,英語課程的安排不同于普通高中,所以英語基礎顯得不足。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注重這種差異化,合理安排教學難度。而移動學習就可以在這方面發揮很多大的作用。比如在課前預習階段,對于英語基礎較差了學生,可以在平臺上提供更多的基礎類的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課文詞匯和基礎語法結構的學習上);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平臺上可傾向多增加一些探討性問題,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習慣
(三)分析教學反饋,全面給出學習評價。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上,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鴨式”教學。這種老師唱“獨角戲”的模式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即使有也僅限于個別優秀同學,覆蓋面較窄。而借助移動教學平臺,既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也可在課中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并以此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三、教學實例
以“Unit 4 Building Materials”為例,分別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評價三方面分析如何利用移動教學平臺——目前我校采用是藍墨云班課——來組織教學。
(一)課前準備。
首先,根據本單元的學習內容,確定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通過藍墨云班課,發布課前學習課件。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課前預習的主要目標就是在上課之前解決基礎的詞匯和語法問題,以便于課堂教學的展開。對于詞匯,可以通過嵌入圖片、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來幫助學生記憶,然后制作一些詞匯的配對或闖關的游戲模式,來測試課文詞匯的記憶成果;對于語法,通過微課視頻輔助以練習的模式讓他們加深印象。而對于較好的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可以適當提高難度,如讓學生利用已學的專業知識去解決一些課文相關的問題,如classif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建筑材料分類,properties of buildingmaterials——各種材料的特性,讓學生把英語和專業內容聯系在一起,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內容。
(二)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幫助所有同學完成知識內化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堂教學中,由于性格內向、不善于交流,或者基礎較差等原因,有些學生一般會將自己隱藏起來,以免拋頭露面,因而很難主動融入課堂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將移動教學平臺應用于英語教學后,老師可以擺脫條件所限,發布全班性活動,而所有學生也可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參與,不受拘束的隨時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多種方式連入課堂教學活動,積極主動融入學習,開展學習。
(三)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的目的是使所有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優缺點,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此來不斷進行調整改進。在過去,老師對于學生的了解總是流于片面,這其中既有一些同學缺乏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有老師個人時間、精力有限的原因。而現在,既可以利用移動學習的交互性和靈活性,改變由考試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手段的評估體系,又可以通過移動學習平臺后臺采集數據對學生進行動態的、連續地形成性評估,更為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教學反思
移動學習在高職行業英語中的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知識內化能力,但在實踐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素質。行業英語教學對高職英語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部分英語教師在大學里的專業只是單純的英語語言教育,對其他專業的知識了解甚少。他們對于純語言技能的教學可謂輕車熟路,但對于行業英語教學似乎就顯得頗為吃力。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既可以通過對英語教師后期的行業知識的培訓,也可以讓英語教師進入到專業團隊,親身參與到專業建設的方方面面。
(二)信息技術的使用?,F代信息科技的日新月異導致新技術的出現層出不窮,普通老師很難熟練掌握軟件的應用。因此移動學習應用軟件的制作大多數情況下要請教育技術中心計算機人員合作開發。所以,構建由英語教師、專業教師和信息技術教師組成的混合式教學團隊,可以成為解決的思路之一。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移動學習必將極大地改變高職行業英語教學。移動學習進課堂,不只是簡單地將教學內容微型化,分發方式移動化,更是一種教學理念的更新與轉變,需要教師主動去適應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而移動學習進課堂,并不是要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傳統教學方式與數字化教學各有所長,移動學習可作為傳統教學的有利補充,使其能更好地服務教學,促進教學。
參考文獻:
[1] Laurillard D.Pedagogical forms of mobile leaming: framing research questions[ M]. Pachler,N.(ed.) Mobile learning - towardsa research agenda. WLE Centre, Institute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London, 2007.
[2]羅春暉,論高職基礎英語教學與行業英語教學的融合[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 (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李煥亮,移動學習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現狀及對策[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5]顏碧宇,蔣景東,建筑行業英語教學改革的高職之路[J].教育與職業,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