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繼昌 杜慶波
【摘要】面對學院近幾年與制藥企業合作辦學實踐,根據制藥企業工作崗位職業能力的需求,課題組結合學院、制藥企業的實際,對學院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課程設置進行了積極探索,本文重點論述了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模塊及課程設置的特點。
【關鍵詞】藥物制劑技術 ?校企合作 ?課程設置
【基金項目】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16sjjd078)。
【中圖分類號】G42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236-02
依據與學院合作的制藥企業的用人標準、崗位職業需求[1],課題組結合學院、系部、學生、制藥企業實際探索了適合本院高職藥物制劑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設置,著重培養學生就業所需的崗位能力,能在藥品生產、檢驗、監督管理等一線工作崗位從事藥品生產、質量檢驗與監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
1.指導思想
課程設置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專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文件為依據,以適應制藥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著力促進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的緊密銜接,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
2.培養目標
貫徹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實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方針,學院與制藥企業深度合作、廣泛交流后,按照制藥企業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確定培養目標是該專業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熟悉醫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具備基本的醫藥學基本理論,能掌握藥物制劑研究和生產技術中的基本技能,具有藥物制劑研究、開發、生產技術及質量控制的基本能力,能在藥品生產、檢驗、監督管理等一線工作崗位從事藥品生產、質量檢驗與監管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人才。
3.課程模塊
依據與學院合作的制藥企業崗位的需求及制定的培養目標,對制藥企業所需的職業能力標準進行分析后轉化為課程模塊,同時兼顧到藥物制劑工、藥師和執業藥師等相關考試要求進行了課程模塊設置,具體課程內容按人文社科模塊、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拓展技能模塊進行設置。
3.1人文社科模塊
設置了軍事教育、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與就業指導、計算機基礎和信息平臺、大學英語、大學語文、高等數學、體育與健康等課程。著力培養學生知法守法,具備相應的職業道德和文化素養。要求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合格證書、全國英語等級考試(B級)合格證書,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3.2職業基礎模塊
設置了中醫藥學基礎、疾病概要、中成藥、天然藥物學、藥學導論、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人體解剖和組織胚胎學、病理生理學、天然藥物化學、微生物和免疫學、衛生法規等課程。要求實訓課占職業基礎模塊課程總學時的1/3以上,培養學生具有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為專業技能模塊課程的學習奠定好基礎。課程的設置考慮了藥物制劑員需要掌握的知識,同時兼顧藥物制劑工、藥師和執業藥師等考試相關內容的課程。
3.3專業技能模塊
設置了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與法規、制劑技術與設備、藥用輔料、制藥工藝操作技術、生物藥劑學、中藥炮制技術、工業藥劑學等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藥物制劑員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從事藥物制劑員崗位的專業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藥物制劑工、藥師和執業藥師等資格考試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獲得可持續的終生學習能力,為將來發展奠定良好專業基礎及職業素養。專業技能模塊的課程教學中大幅度增加實訓教學的比重,要求實訓課占專業技能模塊課程總學時的1/2以上,以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達到制藥企業崗位的實際需求。采取實訓教學和職業技能綜合考核,使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既互相滲透,又相對獨立,體現學院培養應用型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
3.4拓展技能模塊
設置了文獻檢索、藥學英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禮儀修養與人際溝通、高等學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應試指南、方劑學、中藥學、商務談判與禮儀、市場調研與預測、醫藥商品學、醫學統計學等課程。目的是促使學生提升個人修養、職業素質,培養醫藥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協調合作和應變能力等,完善個體化知識結構體系。
4.統籌確定課程設置
系部成立高職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將研究確定的課程設置方案上報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學院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進行可行性分析、討論,在學院層面修改和調整后,統籌確定課程設置方案的最終定稿,按照學院文件報批執行。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進行終生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也要注重持續培養和提升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2]。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藥物制劑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有利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持續發展和素質提高,使學生具有崗位能力、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3],培養出真正適合制藥企業需要的應用型高職藥物制劑專業人才。
5.課程設置特點
5.1突出實訓能力培養
課程設置時循序漸進,按照職業基礎、專業技能、拓展技能的課程模塊設置實訓教學環節,增加實訓教學時間占總教學時間的比重,要求與理論教學體系相適應,互相交叉、有機融合。實訓教學采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注重適應實際工作環境、培養實際工作意識及實際工作思維的訓練。
5.2注重提高綜合素質
課程設置充分注重以往忽略的思想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教育[4、5]。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針對目前高職教育存在重技術教育輕人文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的現象,課程內容強化了學生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心理意志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3涵蓋資格考試標準
課程設置涵蓋了對職業標準的要求,深入分析制藥企業對從業人員的具體要求及考慮到學生個人今后的發展空間、繼續教育等方面因素后,在課程設置實施中滲透了職業資格相關考試的內容與要求[6],為學生能取得相應崗位需求的職業資格證書提供保障。
5.4結合人文社科課程
在培養學生必備專業知識和實訓能力的同時,設置了人文社科課程,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一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情感,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和誠信意識,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二是鼓勵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增強就業競爭力;三是培養人際溝通能力,增強畢業后人際關系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慶波.校企合作共建藥物制劑技術實訓基地的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04):119-120.
[2]李天雪.高職院校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的探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1):6-7.
[3]吳鋼,馮藝萍,陳君,等.構建高職院校藥學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J].廣西醫學,2011(10):1381-1382.
[4]楊海峰,李艷艷,李鋒濤,等.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藥學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8(7):15-16.
[5]唐當柱,張融,陳津禾,等.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4(9):9-10.
[6]龐武耀,甘柯林.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1(18):138-139.